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常以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为特征。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随着病情的发展,滑膜增生肥厚形成血管翳,类似肿瘤的浸润性生长,造成关节破坏、畸形及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长期治疗也会加剧家庭经济负担。因此患者们一定要:尽早接受规范诊断和治疗。
类风湿诊疗指南①早期诊断
据统计美国风湿病学会年最新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在专家讨论基础上达成共识,将早期的时间跨度定为发病后6个月内,为治疗的最佳窗口期。6个月的时限对类风湿患者非常宝贵,早期患者在最佳窗口期接受规范治疗临床康复率可达到96.83%,错过这一治疗时机不仅加大治疗难度,而且难以达到最佳愈后效果。
然而据有关统计,约76.8%的患者首诊进错门,其中约30%的患者需1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确诊。不少患者反复在非专科就医,导致长期不能确诊,耽误治疗最佳时机(患病后6个月)。
何时确诊对类风湿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尤为重要。这里建议患者如果出现:双手、双足部等小关节有肿痛,且伴有晨起后关节僵硬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就需要患者提高警惕。约69%~70%的患者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不适或伴有全身肌肉疼痛,随后出现关节疼痛肿大呈对称性。这里建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请专业医生综合其临床症状、进行血液检查、抗复发检查之TMT医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查尽早诊断。越早诊断、越早治疗、预后越好。值得一提的是TMT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于病情处于潜伏期、急性期、假性好转期的患者能做到精准检测,比传统检查提前6~12月确诊疾病。
②早期科学规范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痛在局部关节,根在全身免疫”。如果早期采取“局部联合全身多学科规范诊疗”,不仅能控制无菌性炎症的产生及其作用,有效阻止关节滑膜及软骨的损害进展。还有助于减轻免疫及体质的调节难度,实现疾病的抗复发。因此,一旦确诊是类风湿,应尽早接受科学的规范治疗,才有可能避免残疾达到临床康复抗复发,当然具体治疗还要在专科风湿病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类风湿慢病自我管理“三分靠医生,七分靠调养”,类风湿作为慢性且为全身性的疾病,很多患者病程都很长且易复发。年我国多名专家联合制定了《类风湿关节炎慢病专家共识》,慢病管理需要在专科医生科学的指导下进行,这些管理在包括在心理管理、生活管理、用药指导、康复治疗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指导。
自我管理具体方法包括:(1)心理管理:
类风湿病程长,易反复发展,患者若不能正确认识疾病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易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作为专科医生我们有义务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对疾病的心理压力,争取其家属的参与配合,使患者有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从而获得预期疗效。当然,患者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延缓病情发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自我评估:
疾病的症状、疾病活动度、关节功能等这些方面直接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专科医师需帮助患者学会VAS(疼痛、疲劳)、DAS28(疾病活动度)、HAQ健康评估问卷(躯体功能)等评估工具,以便患者对疼痛、疲劳、疾病活动度及躯体功能等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估,充分了解掌握自己目前的疾病状态。同时掌握正确处理不良事件的方法,对整体疾病的管理都很关键。
(3)用药管理:
药物的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需按正确方法服药,严格按医嘱服药,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要根据病情需求定期复查,何时停药需遵循医生的安排,不可随意停药,以免耽误病程恢复。
(4)晨僵护理:
如有明显晨僵现象,注意夜间睡眠时对病变关节的保暖,如带手套、袜子、热水袋等,尽量保持患病肢体于功能位;可进行关节局部的热敷或理疗已改善晨僵症状;如长时间不活动容易致关节僵硬,所以病情允许时鼓励参加日常活动。
(5)生活管理:
①日常生活管理:以通风、干燥、向阳的居住为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洗晒被褥,保持干燥。多用温水洗脸洗手;晚上可泡脚,最好泡至踝关节以上,建议15分钟左右即可,以便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②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合理运动是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1)戒烟:
吸烟会增加类风湿患者的疾病风险,降低治疗疗效,使病情难以控制。且研究表明,吸烟可明显增加类风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患者应尽早戒烟。
2)控制体重:
体重过大则会增加关节的负重,更容易产生关节损伤,增加RA的发病率,也会加重RA患者的病情。所以为减轻关节的损伤,需控制体重。
3)合理饮食:
类风湿患者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只要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即可。但由于本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有些患者因长期用药,胃肠道负担大。因此患者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多食用全谷物食品、新鲜蔬果等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
4)合理运动:
类风湿患者通过关节功能锻炼,可以增强肌力,防止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关于合理运动,首先,评估自身身体情况以及运动能力,综合运动习惯、兴趣爱好和生活环境等来制定运动计划。类风湿的急性期,应以休息为主,活动以不加重炎症反应和病情为主。当病情缓解后,可尝试在床上做一些屈伸等简单的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在慢性期,以功能锻炼为主,适当休息。锻炼以尽可能减轻功能障碍程度为目的,可借助工具锻炼关节功能(如手捏核桃、弹力健身圈、打太极、健身操等);运动量以运动后次日不感觉疲劳为标准,如活动后不适感觉持续2小时以上者,减少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