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防范产业“空心化”潜伏风险

导读

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名提案呼吁巩固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发展在今年两会上备受关注

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名提案呼吁巩固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发展在今年两会上备受关注。《经济参考报》日前得悉,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今年联名提交了《关于强本固基保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这份提案由民建中央等党派、团体深入跟踪调研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现状以后联名提交。  3月3日下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当天,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表示,今年人民政协将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安稳较快发展”为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牢牢掌控发展实体经济这1坚实基础,努力营建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当前发展实体经济已非常迫切并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关于强本固基保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中侧重提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高度重视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建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缓中小企业生存窘境,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伏风险。”  上述民主党派、团体对实体经济调研以后,认为造成当前实体经济窘境的缘由主要有:多种因素叠加使本钱爬升;过度垄断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国际需求萎缩、中小企业产能多余;实体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等多重窘境;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等。  很多代表和委员表示,现在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引诱要素流向非实体经济,这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伏风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也成为今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金融体系脱离服务实业的本位、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企业面临生存窘境等潜伏问题逐渐显现,不断腐蚀实体经济基础,我国经济面临产业“空心化”的潜伏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经济参考报》表示,实业“空心化”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比较利益的权衡之下,经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营者感觉做实业辛苦受气,回报率没有相对稳定的预期,因此宁肯去炒绿豆、炒股票、做房地产。但事实上,在金融发展过程中,资金向虚拟经济过度活动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体制方面、金融环境方面、和对企业家引导等方面综合努力,使得偏重于虚拟经济的偏向得到改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对《经济参考报》表示,支持实体经济应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解决中国东中西部、城乡差距问题,支持文化教育等这三个方面。他还指出,避免实体经济“空心化”,企业不能偏离核心主业,对央企特别不允许。这不仅对社会进步没有改良,还酝酿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民建中央表示,金融要更好为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是一国应对风险的坚强后盾。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与金融支持密不可分。  民革中央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应侧重吸引经济社会资源增加投入,通过制定财政优扶政策、税率调剂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手段,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才能不断改良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增强吸引力。  致公党中央认为,真正实现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既要斟酌当前如何稳固实体产业的既得优势,又要从长远动身,实行一系列推动行动计划。  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的窘境,《关于强本固基保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提出四点具体建议:1是重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的拓展,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2是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高度重视产业链上游过度垄断和下游过度竞争造成的“两极分化”,向垄断行业征收暴利税;3是政府和企业要联手应对高成本,避免多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导致大量企业“硬着陆”,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4是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使民间金融从“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地下”蛮横成长转向“地上”理性发展,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制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jg/1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