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的上亿元广告投放,不如一场跨省追捕来得痛快。
记者
刘雨
编辑
鹿鸣
4月13日,一篇《质疑鸿茅药酒功效,广州医生遭跨省追捕》的报道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报道称,年12月,广州医生谭秦东在网上发布《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从心肌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阐述了鸿茅药酒对老年人的伤害。
根据凉城县公安局官方微博透露的消息,年12月22日,鸿茅药酒向内蒙古凉城县警方报案,年1月2日,公安局立案侦查,谭秦东于1月10日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凉城警方跨省抓捕,目前检察院已经批准逮捕,但尚未决定是否起诉。
鸿茅药酒声称,受此文影响,有2家医药公司、7名市民要求退货,涉及货款近万元,造成利润损失约万元。
4月14日,鸿茅药酒称「这个事情是警方去做的,我们没办法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谭秦东今年39岁,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年取得执业医生资格,曾在南方医院工作,后来辞职创业。
谭秦东的妻子刘璇对媒体表示,丈夫作为医生,对药品广告比较敏感,看到鸿茅药酒的广告打得这么凶,感到有点夸大,就写了《毒药》文章。
事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烧伤科副主任医师、科普作家
烧伤超人阿宝,在微博上发表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开信,提出对鸿茅药酒非处方药资格的质疑。科普作家方舟子犀利指出,鸿茅药酒存在多种毒性中药材,「其实就是一种毒酒。」
事实上,鸿茅药酒一直备受争议。不光披着保健品的面具四处游走,还在营销上重金投放,违法广告也被通报多次,却一直被老年人奉作神药。而其背后的操盘人鲍洪升,浸染医药营销圈20多年,三天前还被评为内蒙古年度十大经济人物。
对于观众来说,这个广告画面并不陌生:「风湿骨病怎么办,每天早晚喝鸿茅;肾虚尿频怎么办,补肾强身喝鸿茅;脾胃虚寒怎么办,健脾养胃喝鸿茅;气虚血亏怎么办,补气补血喝鸿茅。六十七味药材好,呵护爸妈更周到!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
广告上,一群老年人手舞足蹈地唱起了赞歌,个个面色红润,摆臂晃腿扭臀样样通,最后还不忘打上亲情牌,呼吁天下儿女买买买。
「每天两口,把病喝走。」鸿茅药酒似乎成了万能神药,人人能喝。
AI财经社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鸿茅药酒为中药,归甲类非处方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注意事项中包括「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等。
事实上,药酒不同于保健酒,前者用于治病,适用于病人,后者权当养生,适用于亚健康人群。
著名健康科普媒体丁香医生曾发文称:
「药酒作为传统补品之一,所谓的效果可能是服用后皮肤血管扩张产生温热感所致,并非其中的‘名贵药材’,对大众健康毫无助益。某些浸泡的中药材具有一定毒性,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实际上,在鸿茅药酒的67种药材中,何首乌、附子、槟榔、半夏、苦杏仁的药性都值得商榷。
科普作家方舟子透露,有的药材会致命,比如附子含有致命的乌头碱,苦杏仁能在消化道里产生致命的氢氰酸;有的药材会引起急性中毒,比如何首乌能导致药物性肝炎甚至肝衰竭;有的药材毒性较慢,比如冬花、槟榔都是致癌物,当归、甘草有类似激素的活性。
中国人常有「以毒攻毒」的说法,多种物质浸泡是否抵消毒性呢?方舟子透露,毒性抵消的概率小得可以忽略,甚至会增强毒性,原因在于很多毒物质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长期酒精浸泡更易提取有毒物。
这样一副药品,在实际推销中经常披着保健品的外衣,商家对药效与毒性也丝毫不提。
AI财经社咨询三家售卖鸿茅药酒的网店,三者口径几乎一致,一方面承认这是药品,一方面强调普通人也能饮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网上每天卖出那么多药酒,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有高血压的不送就行了。」一家药店的客服透露。
有不少消费者将酒视为安慰剂,一位消费者告诉AI财经社「对腿疼来说,缓解作用还是有的,治本什么的不太可能。」
也有消费者使用后病情加重,一位消费者的女儿告诉AI财经社,母亲患内风湿性关节炎十多年,手关节有点轻微变形,但还能做饭做家务,听说这个药酒能治好病,就买了三个疗程共30瓶。
「哪知道一个疗程下去没什么效果,只是身体有点微微发热,后来身体比以前痛得更厉害了,直接躺床上不能走路了,我们村附近好几个人都是病情加重,医院治。」
为什么鸿茅药酒能迅速席卷全国?不得不提到它的营销套路。
鸿茅药酒主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wh/1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