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常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而中医外治法却是值得挖掘的一个宝库,今日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针灸联合蜂毒的外治方法,仅供医者参考。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似历节风,为风历关节作痛。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用针灸活血通络加蜂毒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举数例,介绍如下。
例一王某,女,40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1余年,经中、西医药治疗未收效,于年7月10日来诊。
肘腕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表情痛苦。查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血沉毫米/小时。
用针灸加蜂毒治疗:上肢取肩俞、巨骨、曲池、外关、合谷、神门、三间等穴,下肢取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行间等。
每天一次交替使用,留针20分钟,经30次治疗肿胀消失,疼痛减轻。经60次后疼痛大减,行动迅速。
查类风湿因子已转为阴性,血沉降至15毫米/小时,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例二范某,男,53岁,干部。患类风湿病8年余,医院用中西药治疗两月无效,于年8月7日来诊。
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89毫米/小时。双膝关节及右手指关节肿胀变形疼痛,活动受阻,用针灸和蜂毒治疗。
取:双鹤顶、双龙眼、双阳陵、足三里、绝骨、三阴交,手指关节取曲池、外关、合谷等。
每次交替使用,10次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经60次治疗后,疼痛消失,手指关节活动自如,步履轻快,告愈。
例三杨某,女,36岁,干部。年8月20日来诊。
患类风湿关节炎8年余,时轻时重,逐年加剧。现四肢肿胀疼痛,肘关节屈伸不利,足关节僵硬,行动困难。查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血沉79毫米/小时。
用针灸蜂毒治疗:上肢取肩俞、曲池、外关、阳溪、合谷、大椎、巨骨、神门,下肢取血海、鹤顶、龙眼、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
以上穴位每次交替使用,每天一次。经治疗20天后疼痛大减,肿胀消失,60天后,肘关节可自然伸屈,双足关节活动自如。查类风湿因子转阴性,血沉为18毫米/小时。今年信访未见复发。
针灸蜂毒疗法的方法用夹子一次先夹一个活蜂在病人外关穴位上点刺皮试,20分钟后如无全身反映,即可接受蜂螯治疗。
用活蜂螯有关穴位,留针20分钟,即可取出蜂针。一天治疗一次。10天为一疗程。
单用针灸或中药治疗类风湿病疗效差,而用针灸蜂毒疗法治之,其效甚佳。
因蜂毒含有蜂毒肽、蜂毒明肽、破磷脂酶A2、磷酸、蚁酸、脂肪酸等有机物质,能抑制5—羟色胺和葡萄糖引起的炎性水肿,能抗炎消肿。而针灸的循经取穴,能舒经活血通络,故疗效显著。
评语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邓世发评语:
循经针灸并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临床症状效果良好,操作简单,随处可行,患者易于接受,当普遍推广应用。
注:本文选摘自《巴蜀中医文论》,安浚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年12月。本中科公益基金那里治疗白颠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wh/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