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下班回家,首先抱抱孩子,再用胡茬子扎扎肉肉的脸蛋儿逗逗。
“咯咯咯”的笑声,回荡在温暖的怀抱,回荡在幽幽的草屋,回荡在悠悠的岁月。
我妈生我的时候,凭着孕妇敏锐的感觉,这胎儿一定是男孩,可我不但不争气,还让全家人失望。
那时,家里很难很难,奶奶八十多岁,我爸胃病也越来越重,大姐才4岁。如果我是个男孩,最起码会给家里人带来信心和希望。
面对这个老弱病残的家,我妈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我的降生,不但没给家庭带来欢乐,反而给这个窘迫的家雪上加霜。
邻居看着我家的现状,就和我妈商量着,要把我送给岭后房身的王家。王家没有孩子想要一个女孩,我恰好适合领养者的条件。
我爸听说后坚决不同意“只要我还有口气,就养活她”。没说理由,反正就是不同意。
其实,哪个孩子不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不到万不得已,谁又能舍得送人?当时家里的日子,的的确确是非常艰难,把孩子送人也是无奈之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孩子也是大爱。对于贫穷落后的农村来说,孩子养不起送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我妈说在我出生的时候,左腿肚子上就有块儿的胎记。这块胎记就像个桃子,粉红粉红的很好看。奶奶说这孩子有福,只可惜不是个小子。
我小时候特别愿意尿裤子。我妈说我尿泡小(膀胱),就喜欢叽拉尿儿。尿湿了也要穿一整天,因为没有第二条裤子换。
那时各家也都贫穷,小孩子有条裤子穿,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村有的家里孩子多,长到十几岁都穿不上裤子的。
我爸每天晚上,双手托着我尿湿的裤子在火盆上反复烤到干,第二天再穿上。
我很幸运在爸妈的大爱中没被送走,才有后来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日子。
每当想起这些,会发自内心的感恩爸爸妈妈,感恩缘分的量子纠缠。
我的身下是小玲,小我四岁,生于腊八之前。
天寒地冻,北风呼啸。“腊八腊八,冻死拉渣儿”,意思说天气寒冷,能冻死最小的。
听我妈说,小玲出生的那年冬天,天气嘎嘎的冷,就连出去尿尿都冻冰。
XX家的孩子,也就在生下来弟二天,天阴深深的非法非常冷。傍黑就听见老哇子(乌鸦)在房子上面“娃娃--”的叫魂儿,怪瘆人的。他老婆赶快上炕摸摸孩子,已经冻得没有气了。当家的就把孩子扔到南岗上,老哇子也跟着飞南岗了。
小玲刚生下两天就是最冷的腊八,她还真是福大命大,居然顺顺利利的度过了那个可怕的寒冬。
小玲小时候非常可爱,白白的皮肤像煮熟刚刚剥开的鸡蛋;弯弯的眉毛像月牙儿,一双大小适中的眼睛,笑起来眉目传情,像会说话儿。
“杏脸桃腮,酝酿出十分春色;柳眉星眼,妆点就一段精神”。
小玲灵气,不到一岁的她就会说话,很讨爸妈奶奶和家里人的喜欢。不管谁见了有事儿没事儿的都喜欢问两句,邻居都说:这小LXZ小嘴儿真好,咱这堡子里还真没见过有这么灵儿的孩子。
最可爱的小玲,可惜她命运多舛,在不满周岁的时候,好像是感冒发烧,可就是高烧不退。
在那个年代缺医少药,孩子要是有个头痛感冒的,要么是煮点姜汤喝,要么做点片汤加点葱姜什么的。
我妈对孩子发烧感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用粉子淋点儿片汤,再多加点葱姜,给孩子一顿都吃下去,再盖上被子放在炕头(最热乎的地方)捂,等捂出汗了,烧也就退了,孩子的病也就好了。
我妈先摸摸孩子的头,把自己的头贴在孩子头上确认下,再贴贴脸儿。
这个方法是我妈治疗孩子发烧的经典疗法,保证次次效果显著,一般情况下是喝一次片汤;最多的喝两次保证痊愈。
我妈做的片汤很好喝,发烧不但能吃到,妈妈还能抱抱摸摸头和贴贴脸儿,实实在在感受到妈妈的爱是那么的温暖。所以,我每次都希望自己最好能多发热几天,不仅会有片汤喝,妈妈还能抱抱我,摸摸头贴贴脸儿,很舒服。可每次我的愿望都没实现,只喝一次病就好了。
小玲这次发烧,我妈也没太在意,采用同样方法给小玲治病,自信的确保有效。
好吃的片汤连续给小玲喝了三天,在热热乎乎的炕头上也捂三天,可她的高烧就是不退。从第四天开始,两个卜楞盖(膝盖)开始发红和肿了。
越到到后来就越肿越大,就像扣了个小碗儿,圆圆的膝盖通红通红的,好像碰一下就能爆破。
那个年代缺医少药,我爸就山前岭后的找了好几个先生,可谁都说不出是什么病,更不知道是怎么治。每次都无功而返。
上大学后我才知道,小玲患的是“大骨节病”。大骨节病是指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又叫矮人病、算盘珠病等。
本来就嘴好的小玲,在疾病的折磨下,整天又哭又喊“妈妈,我疼;妈妈疼~~”。除了哭就是哭,嗓子都哭哑了,一直到哭不动了才能睡一会儿。
孩子哭我妈也哭,我爸双手顶着胃,头顶冒虚汗抬头望天“老天啊,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了”?奶奶在东屋,不停唉声叹气。
这对于本来就老弱病残家是雪上加霜。
曾经古灵精怪人见人爱的小花仙子,不几天就被大骨节病折磨的骨瘦如柴,精神头也没有了。
她痛的整天整天的哭,尤其是晚上格外重,除了睡觉外。孩子的眼睛种的像个桃儿。
我妈几天之内两鬓斑白,一下子苍老了很多,虽然她才三十岁。
我爸看着孩子就心里难受,医院找大夫看。黑沟啊,黄土坎啊,孤山啊,龙王庙,岫岩,凤城和丹东等都走了个便。
所到之地,医生看了后都摇头说治不了。就这样,每次都是怎么抱出去再怎么抱回来。
反反复复的不停折腾,小玲被病痛折腾到五六岁。尽管她的膝盖继续肿还不会走;但小嘴儿却越发会说话了。
小小圆圆的膝盖依然红肿如初,小孩子对疾病没有认知,但身体对疾病自然的抵抗力却在无形之中逐渐加强。
随着孩子的成长,她不再哭闹,似乎接受了命运无情的安排,除非疼的不行才哭出来。
我妈每天唉声叹气擦眼抹泪,孩子五六岁还不会走,哪个妈妈能不着急啊。她放弃了任何希望,只是指望小玲能蹲着走路,自己能照顾自己就行。
我爸生性倔强有担当,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他更不信邪,越说不行的事儿他越要试试,看看到底行不行。他说偏方治大病,不找不试试怎么知道。
他就南北的去讨偏方,方圆百里他很熟悉。
他始终坚信“三闺女这病一定有法儿治,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能找到”坚强的信念和强烈的愿望相聚在一个点上,此刻聚合成三色量子,发出粉红黄的光。
我妈说他“这个犟劲又上来了,十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不撞南墙不回头”。
爸爸身体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他知道自己的情况。
可在这个“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嗷嗷待哺和有病的孩子”,再看着每天擦眼抹泪唉声叹气的老婆,他明白,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倒下。
他知道经常想着“如果哪一天我要是不在了,这老母亲和三闺女可怎么办呢?”。他不能扔下她们不管。
这还不能等着,只要有空就要出去找偏方,怎么也不能让这个孩子瘫了。
医院都说不能治的那一天开始,爸爸就出去讨偏方。见到年老头或是老太太,自然会寒暄的说道“三闺女”的病。十里八村的前前后后的都认识我爸,也知道他的事儿和他的品性,自然也就帮着打听。
开始几天,我爸回家,我妈满怀希望的问怎么样了。问了几天都没有结果,我妈也就再也不问了。
反过来说“是不是还没有招儿”?我爸阴沉着脸“吧嗒吧嗒”的抽烟,也不说话~~~
在四五年的时间里,他不知道去过多少地方,走了多少路,或者是去找了谁。除了他自己,谁都不知道,他回家也不说。
爸爸的胃病越来越重了,蜡黄蜡黄的脸和骨瘦如柴的身体。
当你伴随着强烈的意愿,长时间坚持和执着地去做同一件对的事,会感动天地。
年的夏天,我爸勉勉强强的去沙里寨集卖猪仔儿。
回来后走到大洋河,要过河没有槽子了。摆渡人回家吃饭了,庄家饭十点半。
看样子也是才回家,估计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夏天天热,累了一上午的人们,都中午有“睡晌午觉”的习惯。
赶集一上午又累又饿又渴,加上胃痛。到河边看没有槽子,他就到唐大山的“金坑”去喝水。“金坑”的里水甘甜解渴,大岩石像个大床,还可以躺在上面休息会。
我爸对唐大山很熟络,冬天常来这里打猎,这里猎物多。
唐大山山峰陡峭,悬崖峭壁,云雾浓厚,犹如仙境。山下河水碧绿深不见底。海拔米。有金银两坑。“金坑儿”靠唐大山2/3处,“银坑儿”位于1/3处。“金坑儿”位于巨大的岩石之下,类圆形的大坑。水深隐约见底,透明铮亮。听说只要是人跳进去都出不来,水深异常。金币扔进去能发出“嗡嗡”的响声并金光四射。所以就称为“金坑儿”。
我小学的时候每年春天,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唐大山春游,老师只领我们都走到“银坑儿”为止,从来都没去过“金坑儿”,说那里危险,不让我们去。
“金坑”边有一块很大的岩石,很平很宽,四周长满了青苔,像一个大床,夏天热热乎乎的,躺在坐着都很舒服。
我爸掏出烟袋,在岩石上坐着抽烟儿等槽子过河。
抽袋烟过后就有点儿困,他脱了衣服趴在大石头上,温热的岩石直接与胃接触,胃部异常舒服。躺下一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好像腾云驾雾,还看见满头白发的仙人从天上下来,问他“你叫XXX”?他打个激灵就醒了。知道这是做了个梦。
睡眼惺忪的睁开眼睛,朦朦胧胧就看见石头上的另一边好像坐个人儿。他眨眨眼就,感觉很奇怪。
再定了定神儿仔细一看,还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长得也和蔼,正在看着他笑。
我爸一向都是自来熟,喜欢说话唠嗑儿。再不熟悉的人,只要是说上个三两句话,就会让人感觉像老熟人一样,完全没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警惕。
尤其是在这陡峭的大唐山,还能遇到面目和善的老人家,他也高兴,说话聊天更是自然和谐。
他天生嘴甜,开口闭口的““老姐姐””叫着,就把腰上别着的旱烟袋取下来,再把烟袋锅装满烟,点上抽一口递给”老姐姐”。
老太太也不客气,随手接过来“吧嗒吧嗒”的就抽,不一会儿功夫,一袋烟就抽完了。
我爸再把烟袋给装满,点着了递给”老姐姐”。
老太太这会儿慢悠悠的抽,吐出来的烟圈有滋有味,仙雾缭绕~~
这说话聊天间,我爸围绕小玲的病就聊起来:“老姐姐”啊,向你打听个事?”“什么事啊?”
“俺家三闺女这都快6岁了,就算是生日小点也快5岁了,还不会走。从2岁儿开始,两个卜楞盖又红又肿,就像盖个小碗儿,那那儿都看了说治不了。”老姐姐”知不知道什么偏方能治?
“奥~·,就这事啊,这个病好治”。“老姐姐”说能治?,要怎么治啊”?“简单,我告诉你方,你记着啊~~~”
“毛姑朵花洋铁叶和猪耳朵,三样根一样多,把根洗干净放在一起,合(hùo)上苞米粥(玉米粥)攧(diān:捶打),等攧黏糊了,就糊(敷)在卜楞盖(膝盖)上,用布包上,瞎黑(方言,指晚上)也不要揭下来,每天一次。糊些日子就好了。俺堡子里也有几个得这个病的,都这么治好的,回去就给孩子烀吧。”
“好,我回去就按照您老的方给三闺女烀。老姐姐”您贵姓?家在那旮沓(方言:地方)住”
“我姓王,就住在前面的蔡家堡子,不远就是”。
随便的又聊了几句,老太太就说有有事要先走了。
爸爸合计着,老人家这么大年龄上下山肯定不容易,他就摆弄好扁担和篓子,准备送老姐姐一同下山。他刚想和“老姐姐”说,抬起头看”老姐姐”已经走的没影了。
“这老姐姐走的还真快,一转眼就没影了”。
他也没多想立即下山,坐槽子过河回家。回家就把这事儿立刻告诉我妈。
我妈那是从心里不信,说这偏方用了多少都不好,就这三样还能好使?谁信啊。这小三片子(农村小丫头的俗称),能蹲着走就行了。说完她就去忙家务了,也根本也就没当回事。
但我爸是坚决的相信啊,而且是绝对的相信他老姐姐的偏方。
他忍着剧痛的胃,天天到山上挖这三种草儿。这三样草儿农村不缺,也很好找。他挖回来之后把根摘下,洗干净了就和苞米粥一起,用斧头攧(捶打),等攧黏糊了就给小玲烀在卜楞盖上。
刚开始烀腿的时候很听话,不哭不闹不乱动。还起萌萌的笑脸看着我爸笑。
每次会扬起小脸问,她多会儿(方言:什么时候)能好?我爸就告诉她快了,让她听话别动弹,别乱抓。
可烀了几次孩子的腿起泡了,又痛又痒的。小孩的皮肤本来就嫩,再烀的时候就她嗷嗷叫。
我爸一只手顶住疼痛的胃,一只手抱着三妹哄着说,快了快好了,好了咱就能下地走了...哄着哄着就给孩子烀上了。
他就这样一直坚持着小玲烀了将近三个月。
转眼到了阴历九月间,天儿稍稍凉了,妈妈在炕上给家里人做棉裤。
小玲说她也要棉裤,我妈说那你站起来走两步给妈看看,妈就给你做(zoū,方言)。”
小玲扶着抗沿边,蹅蹅巴巴(想站起来还站不稳)站起来,还迈了两步就倒了。
妈妈抬头一看就楞了,这还真是走了两步。她高兴的棉裤也不做了,放下针线活,赶快跑去告诉爸爸和奶奶,说小三闺女能站起来了,还走两步,这偏方还真管用。
自此以后,爸爸负责挖回来,妈妈就负责洗攧,再和爸爸一起哄孩子糊上去,一天也没停过。
到了冬天,这小玲儿还真是会走了,红肿的大骨节也消了,腿也渐渐的好了,就是走的不硬实。我妈那心里就像开了花儿,简直就是天都亮了。
奶奶和爸妈看着一天天转好的三闺女,心里那个高兴啊,横竖左右天天念叨着,要去凤城蔡家堡子,感谢大恩人““老姐姐””。
这一年冬天,我爸打猎,专门给她老姐姐留着野鸡,狍子腿和山兔子。
等到快腊月初就把年猪杀了,他要去凤城蔡堡子看看”老姐姐”。这个大恩人一定要好好报答。如果没有”老姐姐”的偏方,三闺女的病到现在也不能好。
他拿了条猪腿和两只野鸡、两个山兔子和一条狍子腿,还有两包槽子糕(蛋糕,黄纸包的那种)。高高兴兴的很早起来往凤城蔡堡子赶去。
想想今天就能看到”老姐姐”,说说三闺女的事儿,心里就高兴。感觉不长时间就到地了。
进了堡子里逢人就打听,可结果都说是,村里没有这个老太太。
我爸不相信,她”老姐姐”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假话,怎么能没有呢?
他问村里有没有姓王的,有几家。
蔡家堡子大部分都是姓蔡的,姓王的一共有十九家,这里包括分家另过的。
我爸的犟劲儿又上来了,他就一家一家的找,不信找不到。
他从头开始,挨家挨户的找,凡是姓王的,还有老户姓蔡的,全部都找了一遍。全村的人都说村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兴亡的老太太。结果就是最后也没找到。
起早贪黑不打紧,关键是没找”老姐姐”这个恩人,他打心里不高兴和郁闷。
冬天大洋河是冰就能走过去,也不用槽子摆渡。他就又去那个“金坑儿”,侥幸的想能不能在这儿再遇到恩人“老姐姐”。
看着那块曾经和”老姐姐”一起坐着说话聊天的大岩石,四周的青苔已经变黄,“老姐姐”你到底在哪里啊”~~
他在石头上稍微的坐会儿,石头冰凉冰凉的。
等了一会儿,没见老姐姐的身影,他就回家了。
奶奶已经不能下地,她告诉我爸说,这是观世音菩萨显灵了送药方,给三闺女治病的,反反复复的念叨要“小老五和家里的"都要好好行善积德。我爸妈赶紧答应着。
没找到他的老姐姐,一直是我爸的心病,病重时反复嘱咐大姐,让有机会再去蔡堡子找找,找到了一定好好报恩。
我大学的专业是中药。上大学后就到图书馆反复查阅资料。
本草纲目记载:毛姑朵花:原植物名: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主治热毒痢疾功效;生长于有阳光的山坡。洋铁叶:原植物名:土大黄,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的功能;生长在地边;猪耳朵:原植物名:大耳毛,东风菜;具有行血活血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感冒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生长于山上。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骺板和关节软骨深层细胞坏死为特征的慢性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也称为矮人病。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到西南的低硒地带,至今原因不明,一般认为可能是地区低硒、饮用水有机物中毒或粮食真菌中毒。
本病病程缓慢,多在儿童期(5~13岁)发病,成人中新发病例甚少,临床上表现为四肢关节增粗、变形、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短指、短肢、身体矮小。其原发病变是发育期关节软骨、骺板软骨多发对称性变性、坏死和早期骨修复,并继发为变形性关节病。
从药理上看,此偏方确实对症。
但《本草纲目》及相关古代医嘱和近代文献及医宗金鉴等原著,都没查到这个方子。而且,大耳毛本身就不是要用植物。恰恰确实实在在的治好了小玲的大骨节病。
大唐山白头发老人家告诉偏方这事,一直到现在也是个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唐大山山峰陡峭,高山峻岭岩石奇异仙气十足确实如此。
古往今来,世世代代传颂着“观音菩萨显灵““大慈大悲济世救人”的故事,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道交感觉也比比皆是。但凡能获得观音菩萨的恩赐者,这都缘于父母的行善积德和当事人善根深厚,今生也必有后福。
感恩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感恩天地神灵治好了小玲的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