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世界关节炎日

很多人一出现关节痛,首先想到的是去看骨科,或者自己买些止痛药吃,极少人会将此类现象与风湿性疾病联系在一起。最终耽误了病情,导致关节变形。在类风湿关节炎自然病程中,5-10年致残率可达60%。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那么,类风关这种“死不了的癌症”中医名家是如何辩证施治的呢?接下来我们进入今日医案!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之“顽痹”“骨痹”及“历节病”等范畴。其发病在营卫不固或督阳虚寒的情况下,风寒湿三邪杂至,侵犯关节,滞经滞络,损肾伤骨而发病。关节形态的改变是病损程度的客观反映。若关节肿痛为主,血沉快(蛋白反应阳性),病变在活动期,治当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若关节晨僵,指关节出现“梭形变”,疼痛不甚,为风湿痰瘀凝滞,深入骨骱,滞络伤骨,治疗重在祛痰化瘀通络,兼补肾强骨,以恢复关节功能。若关节畸形强直,伸屈不利,甚或缩筋,疼痛剧烈,为痰瘀凝滞关节,滞经入络损骨伤肾,治宜散寒化瘀通络,补肾温壮督阳,控制病情发展。

临床验案1.肝肾亏损,肢络凝滞案

苗某,女,70岁,住陕西省咸阳市某小区。年8月9日初诊。

主诉:指关节疼痛、晨僵,逐渐变形近1年,伴膝关节酸沉。

现病史:12年前指关节疼痛,经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服药,时重时轻,双手指关节逐渐变形。近1年疼痛明显,关节晨僵半小时以上,双下肢膝关节酸沉,全身乏力,住院1月症状有所改善,出院后关节疼痛如初。检查:双手关节轻度梭形变,右手中指、无名指活动受限、压痛明显,双膝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压痛点。舌红,苔薄黄,脉弦涩。血清检查:抗“O”U,类风湿因子32IU,C-反应蛋白36.7mg/L,血沉86mm/h。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中医诊断:痹证。

辨证:肝肾亏损,肢络凝滞。

治法:补肾强骨,通络止痛。

方药:巴戟天15g,杜仲12g,桑寄生15g,千年健15g,威灵仙15g,索骨丹15g,制川乌10g(开水久煎),木瓜15g,络石藤20g,伸筋草15g,炙甘草6g。12剂。水煎,早晚服。另嘱:药渣加老鹳草40g,川椒20g。加水煎后热敷患处。

二诊(9月5日):双手指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晨僵明显好转,膝关节酸沉好转。舌淡,苔薄黄,脉沉细涩。守法治疗,调整方药:

黄芪30g,巴戟天15g,索骨丹15g,制川乌10g(久煎),木瓜15g,千年健15g,威灵仙15g,络石藤15g,伸筋草15g,川牛膝15g,炙甘草6g。10剂。水煎,早晚服;药渣外敷,用法同上。

三诊(9月18日):手指关节疼痛消失,膝关节肿胀消失,夜尿多,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涩。查血沉:36mm/h。9月5日方去索骨丹、制川乌、络石藤、川牛膝;加覆盆子15g,沙苑子12g,金樱子12g,固摄膀胱治尿频,巩固疗效。

2.风湿热瘀,凝滞关节案

王某,女,35岁,陕西省永寿县监军乡人。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指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2月。

现病史:患类风湿关节炎10余年,近2月手指关节对称性肿痛,以腕及掌指关节肿胀、疼痛为主,晨起后关节僵硬,活动后僵硬缓解。服用“抗风湿药”(药名不详)作用不显,且出现胃脘胀满,全身不适,乏力,酸困,食欲差。见患者上肢双腕、掌指关节肿胀明显,有压痛,下肢足趾、踝关节微胀,无压痛,双踝关节跟腱部位可见风湿结节,舌红,苔黄,脉数。查风湿三项:抗“O”U,类风湿因子30IU,C-反应蛋白12mg/L;血沉46mm/h。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中医诊断:痹证。

辨证:风湿热瘀,凝滞关节。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络石藤30g,忍冬藤20g,桑寄生15g,索骨丹15g,豨签草3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木瓜15g,桑枝15g,桂枝10g,炙甘草5g。12剂。水煎,早晚服。另嘱:药渣加老鹳草40g,花椒20g,加水再煎后,热敷踝关节。

二诊(11月20日):关节肿胀、疼痛大减,晨起僵硬明显好转,稍活动后关节灵活,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上方去忍冬藤、豨签草、透骨草;加黄芪30g,千年健15g,威灵仙15g。12剂。水煎,早晚服;药渣热敷加药,用法同上。

三诊(12月4日):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压痛不显,晨起指关节活动也较前灵活,风湿结节存在,舌黯红,苔薄白,脉弦数。从肝肾亏损,痰瘀滞络治。

①内服方药:桑寄生15g,千年健15g,威灵仙15g,制南星10g,白花蛇1条(研冲),木瓜15g,豨莶草20g,透骨草15g,地鳖虫6g,白芥子10g,蜈蚣3条。10剂,粉碎,水泛丸,绿豆大,每次服10g,每日2次。

②关节外敷方:南星地鳖花蛇散:生南星30g,地鳖虫20g,白花蛇3条。10剂。粉碎,醋调,纱布包敷手指关节疼痛处,睡前用,每晚换敷1次,连用10天。

四诊(年2月6日):上药还未服完,但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晨起稍有僵硬感,查:类风湿因子弱阳性,血沉28mm/h。嘱:上内服方药每日服1次(10g),巩固疗效。

3.督阳虚寒,寒凝骨骱案

高某,男,63岁,陕西省凤翔县董家河乡人。年8月10日初诊。

主诉:关节疼痛6年,指关节逐渐变形、僵硬4年。

现病史:患关节疼痛6年,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经常服用布洛芬、消炎痛、雷公藤片、强的松等药物。近4年来,指关节逐渐变形,晨起僵硬,严重时伴膝关节疼痛。近日天气变寒疼痛剧烈,以手指关节对称性疼痛为主,腰酸膝软,晨起僵硬。查:双指关节梭形变,有压痛,肘、膝关节稍大,不红肿,双肘鹰嘴部位可见风湿结节。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

辨证:督阳虚寒,寒凝骨骱。

治法:温肾壮督,化瘀通络。

方药:制川乌10g(开水久煎),巴戟天15g,威灵仙15g,千年健15g,木瓜15g,索骨丹15g,白花蛇1条(焙研,冲服),乳香10g,没药10g,地鳖虫6g,炙甘草5g。12剂。水煎,早晚服。药渣加老鹳草40g,花椒15g,加水煎后,热敷关节。

二诊(8月25日):关节疼痛减轻,但晨起仍僵硬,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效不更法,上方去白花蛇舌草、地鳖虫;加桑寄生15g,穿山龙20g。12剂。水煎,早晚服。药渣外敷加药,用法同上。

三诊(9月10日):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晨起关节僵直好转,关节压痛消失,腰酸膝软,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辨证:肾督阳虚,痰瘀滞络。治法:温肾壮督,通络止痛。方药用自拟壮督通络丸:

桑寄生15g,仙茅12g,鹿角片10g,白花蛇3条,千年健15g,威灵仙15g,木瓜15g,地鳖虫8g,河螃蟹(晒干)30g,蜈蚣2条。粉碎,水泛为丸,绿豆大,一包10g,早晚冲服。2月量。

年1月12日见到患者,关节僵直好转,手指关节仅在天气骤变时稍疼痛,已能干农活。

4.肾虚骨损,寒湿滞络案

某,男,52岁,住陕西省西安市西关正街。年9月10日初诊。

主诉:患类风湿关节炎6年,近2月左膝关节疼痛,活动有响声。

现病史:6年来双手指关节疼痛、晨僵,医院诊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服“抗风湿药”,指关节疼痛缓解。近2月来左膝关节疼痛,活动时关节处有响声,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有困疼感,上肢及腰背肌肉有酸感,纳差。查见上肢指关节轻度梭形变、压痛不显,左膝关节有压痛、无肿大。右膝关节X片报告:滑膜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涩。

西医诊断:①类风湿关节炎;②左膝关节滑膜炎。

中医诊断:痹证。

辨证:肾虚骨损,寒湿滞络。

治法:补肾强骨,散寒通络。

方药:制川乌10g(开水久煎),骨碎补15g,川断15g,巴戟天15g,川牛膝15g,千年健15g,威灵仙15g,木瓜2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白花蛇1条(焙研,冲服),焦三仙各12g。10剂。水煎,早晚服。药渣加老鹳草40g,花椒20g,加水再煎,热敷左膝关节。

二诊(9月24日):用上药2天后,左膝关节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时响声消失,上下楼梯活动自如,膝关节晨僵减轻,口干苦,饮食正常。舌红,苔白,脉沉细弦。上方7剂,隔日服1剂,连服14天,巩固疗效。

对话中医名家沈舒文

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是什么?

可概括为:止痛先用乌头类,藤走经而虫通络,关节肿大消痰瘀,制止变形温督阳。

止痛通络消肿用药有何经验体会?

止痛用川乌、草乌、附子类作用最好,如验案中基本都用川乌。藤类药善于走经祛风湿,如验案1、2中用的络石藤、忍冬藤,此两药通络止痛性偏寒,在活动期关节肿胀、血沉快时用之适宜;天仙藤适宜肩臂酸痛;藤药中雷公藤止痛作用最好,书载有小毒,但实际有大毒,慎用之。通络药还有如验案3中的乳香、没药及虫类通络药白花蛇、地鳖虫、蜈蚣等,关节久痛不配通络药难奏效。

关节肿大与晨僵如何用药?

关节肿大治痰瘀,如验案中的制南星、威灵仙、白芥子即是此意。此外,验案3中地鳖虫配河螃蟹化瘀消肿,可化关节囊凝瘀败血,制止关节损害止痛作用好,风湿从伤治。关节晨僵或僵直用伸筋草、木瓜、桑寄生、桑枝柔筋止痛。

制止关节变形如何温督阳?

类风湿关节炎骨端关节骨质空虚与肾督阳虚寒有关,如验案3、4中的巴戟天、鹿角、桑寄生、骨碎补等补肾温壮督阳,可使骨端关节骨质充实。

版权声明

shengming

本文选自《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志宏 宇文亚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盖博士盖百霖哪个药物有卖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yy/7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