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之际,气候由暖转寒,霏雨绵绵,阴冷潮湿,这不仅使人们心理上感到压抑不畅,而且对身体机能也产生了诸多影响,许多疾病乘虚而入,风湿性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现代风湿病学认为风湿性疾病是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与中医学的“风”、“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由于风湿病人对“凉、冷、湿”比较敏感,它可作为诱因引起病情的加重或发作。”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何援军说,其中痛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尤其高,以上两类患者更要注意秋冬季节的预防和治疗。
通过MRI可早期诊断各类风湿免疫性疾病
痛风:富贵病也是慢病
管住嘴,迈开腿,坚持服药治疗
近十几年来,过去比较少见的痛风患者多了起来,不仅是中老年人发病,而且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成了一种常见病。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吃得太好又不注重锻炼的缘故。因此,被人们称为“富贵病”。
痛风患者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代雄主元世祖忽必烈,晚年的忽必烈饱受痛风折磨。这位战功赫赫的帝王,在晚年遭受了一系列不幸后,开始意志消沉,沉湎于口舌之欢,整日举办奢华酒宴,羊肉、烈酒必不可少。长期的暴饮暴食使忽必烈日益肥胖,患上了痛风。晚年忽必烈拥有发生痛风的诸多高危因素:高龄、男性、肥胖、肉食酗酒、缺乏运动。忽必烈的例子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清痛风发病的大致脉络。
痛风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因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海鲜、肉类、动物内脏、火锅都是高嘌呤的食物,进入人体内经过氧化变成尿酸,酒精更会促进尿酸的生成,当人体内尿酸浓度过高,就会引起痛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人群越来越广,年龄也开始向年轻化发展。在我国,有10%-12%的高尿酸人群,高尿酸人群中又有10%的患有痛风,也就相当于个人中就有一个痛风患者。
进入冬季后,痛风也进入了高发期。天气变冷,管不住嘴开始放肆吃吃吃,海鲜、火锅、啤酒……当你在碰杯畅饮时,当你拿起筷子无所忌惮地伸向诱人的火锅时,这些美酒和美食里含有大量的“嘌呤”,可能会将你推向痛风的“深渊”。
“清淡的饮食,规律的生活是预防痛风最好的方法。”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何援军说,要警惕“三高”食品,由于食物中嘌呤常与胆固醇和脂肪同时存在,不宜过多吃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糖类食物,避免大鱼大肉、饮酒。坚持运动锻炼,多补充水分,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尿酸排泄。冬季痛风预防要注意保暖,随着昼夜温差的变化,关节的温度就会随着下降,关节液中就会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导致关节处的尿酸含量过高,沉积在关节滑膜等组织中,时间久了就会累积成痛风石,导致痛风发作。
“已经患有痛风的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正规就医,痛风是可防可治的。医院风湿免疫科拥有彩超、PETCT、MRI核磁共振等多种影像技术,能清晰显示患者体内患处,为医生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帮助医生诊断痛风。”何援军主任说,医院风湿免疫科,能针对每位痛风患者不同情况,制定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46岁的王先生患有痛风已经七八年,找到医院风湿免疫科的时候,痛风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手、脚等多处关节上长了许多像马铃薯一样的“痛风石”。在检查肾功能的时候,还发现王先生的肾里面也长满了结晶,病情超出了何援军的想象。
“以前看过很多地方,中西药吃了个遍,但效果并不明显。”王先生说,痛风严重的时候甚至去做过好几次手术,把痛风石取掉。“所有的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
去年经朋友介绍,找到何援军。在何援军近一年的系统治疗下,目前王先生痛风的病情得到基本控制,难看的痛风石也渐渐消除,且没有新的症状出现。“如果王先生没有接受系统正规的治疗,今后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症。”
何援军介绍,痛风以药物治疗为主,只有当痛风石大到影响关节活动才需要摘除,控制患者体内尿酸水平是治疗的根本。单纯地摘除患者体内的痛风石而不控制好尿酸水平,尿酸会继续沉积在体内,重新长出痛风石。痛风药物治疗,一是抑制尿酸的合成,二是促进尿酸的排泄。根据患者痛风的程度,综合考虑患者身体情况,合理搭配使用药物。“王先生来这里后,我们就用药物控制他的尿酸,目前患者的尿酸控制在umol,已经基本正常了。”
痛风虽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但仍有许多人对它认识不足,存在误区。“痛风是一种慢病,就像高血压,需要坚持长期服药来控制体内尿酸水平,并不能因为疼痛消失就随意停止服用药物,当痛风再次复发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何援军提醒,痛风患者需要按时复诊,检测体内尿酸水平,定期按医嘱调整用药,切不可自己按说明书服药,例如秋水仙碱之类的药物随意服用会造成中毒。
通过心理检测可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内心担忧的想法;
增加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药物治疗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是长期“工程”
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大多与家族遗传、感染、外伤史有一定的关系。冬季因为天气寒冷潮湿,早晚温差大,容易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诱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的不同在于,它对关节软骨有侵蚀性,早期发病可以引起关节疼痛、肿胀,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关节严重变形而致畸,致残率较高,还会引起间质性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最早以前影像技术不发达,只有一个X光片,有的风湿疾病到了中晚期之后才能发现,关节面软骨都已经被侵蚀破坏了。病情一被耽误,后期治疗也就更麻烦了。”何援军介绍道,影像学的进步发展,对风湿疾病的诊断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医院风湿免疫科具有彩超、PETCT等多种影像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患处,实验室能化验检查血液中的类风湿因子,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评估,更早地发现风湿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何援军说,要强调联合治疗,既要缓解症状,又要考虑到患者全身用药,彻底地控制症状,需要标本兼治。治标的药可用一些止痛类,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起效快;治本可以采取生物制剂治疗,可控制病情,但起效比较慢,大多要服用3周甚至一个半月之后才起效。“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不要悲观,通过规范治疗是可以将症状控制、阻断病情发展的,并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达到痊愈的效果。”何援军说,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风湿免疫科给予患者心理上更多帮助,通过健康心理评估仪,患者可以边听舒缓音乐边回答10-20道心理选择题,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家庭背景,医院治疗的信任感和依从性。必要时候,心理学科医生会对患者心理状态分析评估,进行心理干预。
很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喜欢偏信街头小巷里的民间偏方,结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却加重了病情。“很多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土药偏方成分不确定,可能混有不定剂量的激素、抗炎止痛药等,有停药即复发的问题,不能防止关节变形。”何援军说,“这些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短期效果给患者感觉很好,但起不到根治的效果,而且很多药都是三无产品,很容易吃出其他的毛病。”
60岁的刘大姐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10多年,刚开始,身体关节出现肿痛也不知道去哪里看,就听邻居介绍吃一些民间偏方土药,“痛的时候就去抓几副土药吃下,不痛就不吃。”刘大姐说,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吃了十多年的土药。
两年前的一天,刘大姐突然感到肚子痛,到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胃出血,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者是复合型胃溃疡,病情非常严重。询问了原因,刘大姐才说自己长期吃偏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针对刘大姐的特殊病情,医院风湿免疫科使用了生物制剂治疗方法,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后,刘大姐关节痛明显好多了,基本上控制了病情的发展。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锻炼,目前刘大姐又能正常地做家务了。“我现在在家除了料理家事,还要照顾90多岁的老母亲。”刘大姐说。
因为不了解风湿免疫疾病而导致病情恶化的病例太多,让何援军心痛的同时,倍感知识普及的压力。多年来,医院风湿免疫科一直致力于风湿免疫类疾病知识的普及推广;在《衢州晚报》开科普类栏目;每一位医生对自己接诊的患者和家属都会详细讲解疾病的机理和注意事项,医院内外为广大病友开展科普讲座。
专家介绍何援军
风湿免疫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风湿病学会委员,浙江省免疫学会委员,衢州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衢州市名医、市人才。擅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及风湿继发性肾病等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全天周五上午
咨询
金劼
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衢州市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九江学院内科学兼职副教授,对各类风湿免疫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并发肾脏损害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
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全天
咨询
来源:衢州晚报
文:徐永鹏王潘红
编辑:徐永鹏
第一时间为你推送衢州医卫动态、健康信息、政策解读。
更多健康资讯请每周二《衢州日报》,每周一、周三、周五《衢州晚报》健康版或《衢州新闻网》健康频道。
ID:qbjk-jk长按微互动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白癜风发病的机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