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

节日简介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秋游赏菊、佩插茱萸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节日习俗

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爬山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对体力的要求比较高,但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老年人爬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患有关节病的人群要避免,同时备好常用药物。

赏秋

重阳节赏秋是一大习俗,很多南方城市还有晒秋的习俗,通常是去户外、乡间欣赏秋季的美景。赏秋可以抒发不良情绪,缓解紧张情绪,减少精神上的抑郁情况。其次,赏秋增加了人体接受日照的时间,有利于调动情绪,减少疾病的发生。

赏菊花

赏菊花不仅可以看到秋季的美好,同样也是一种精神养生。在欣赏菊花的同时还可以食用菊花,如菊花茶、菊花粥等。菊花有疏风、清热、平肝、降火等功效,所以秋季常见的咽痛、感冒、上火、食欲不振等情况,可以食用菊花来解决。另外,闻菊花的香味还有助于改善头痛、乏力和精神紧张。

吃重阳糕

重阳节又被看作是敬老节,所以民间常常会制作重阳糕孝敬老人,糕点中富含多种养生食物。重阳糕也称为花糕,其中除了糯米粉之外,还添加了粳米粉、瓜子仁、赤豆、核桃仁、绿豆、果脯、红糖和黄酒等。

不过重阳节中老年人食用此糕点仍要有多种禁忌,高血糖者要避免多吃含糖分过多的重阳糕,高血脂、冠心病、消化不良等人群都要避免过多食用。

插茱萸

自汉代开始,重阳节插茱萸便成为一种习俗,茱萸为一种中药,《本草纲目》记载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有驱寒驱毒的作用。所以重阳节插茱萸有除恶气、御寒等作用。

重阳养生

预防秋燥

重阳节前后,秋燥明显。由于“秋燥”的影响,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预防秋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过于油腻、甘甜、辛辣之品,除了多饮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外,还应多吃些番薯、玉米、青菜、柿子、蜂蜜、黑木耳、银耳、百合、香蕉、橄榄、葡萄、梨、核桃、芝麻、红枣等柔润之品。

避免盲目进补

秋季是一个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食疗。在保健方面一定要与医生多沟通,不要自作主张,盲目进补。很多补品尤其是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避免“寒凉”水果

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这个时节吃时令水果要注意,俗话说“秋瓜坏肚”,这个时候节气凉爽,瓜果吃太多容易损胃阳。

比如寒凉类水果有柑橘、香蕉、梨、柿子、西瓜等。体质虚弱、面色苍白、体寒怕冷的人,应该选择温热性的水果,注意少摄入秋季寒凉的瓜果。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心态平和,不要过喜过忧,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情绪的波动不利于养生。

不宜秋冻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易引发中风。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人,在秋季易感受风寒湿邪,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症状。

合理运动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着凉。

热水泡脚

我国民间谚语也有“天天洗脚,胜过吃药”之说。古典医学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特别是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足浴是极好的保健方法。

泡脚的水温不能太高。泡脚的最佳水温在50℃以下,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盆,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最好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祝您幸福安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相逢祥瑞降。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高气爽喜洋洋。金菊飘香,归雁成行,健康喜乐福绵长。重阳节,祝您幸福安康!

编辑:马淑靓

审核:叶艺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zl/104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