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因傲雪盛开,是古人眼中气节的象征,从先秦到清末:"梅"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古人的诗文创作中,成为“高洁情操,孤傲性格”的象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
惊蛰时节,寒春探梅,“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清水岸边,“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孩子们在梅树下朗朗诵读:王冕洗砚池边树下,“画梅须具梅花骨,人与梅花一样清”。林和靖先生孤山植梅养鹤,写下千古名句:"硫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画里诗里的“梅”是否会长久地留在孩子们记忆的时光里?或者,在每个春天,或者在远离故乡的春天,梅花初放的时节,他们也会悄悄地问一句:“寒梅著花未”吗?
01梅
建设路小学六(2)班孙芷欣
一棵成功的花,人们只会惊羡她盛开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泥土,洒遍春来的血雨时又有谁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zl/1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