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干和球形股骨头的连接处骨折,属于老年人的常见损伤之一,不少老年人本身就患有骨质疏松症,骨头变脆变薄,更增加了股骨颈骨折的风险。骨折后还可能伴有髋关节软骨、韧带和关节表面的损伤,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引起更长期的问题,例如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和慢性髋部疼痛。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独立性会显著下降,导致身体和精神衰退,死亡风险上升。
股骨颈骨折不一定很痛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畸形、患肢缩短。患者摔倒后可感到髋部剧烈疼痛,腹股沟中点压痛明显,疼痛可能会累及膝关节。叩打足跟部或大粗隆部时也感到疼痛,这些都是股骨颈骨折的典型症状,患者一般会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然而,也有一部分患者骨折后还可以行走,也不是特别疼痛,起初这条腿还能承受重量,但难以抬起它。可能只有轻微疼痛,这是由于髋部的韧带和肌肉将骨头碎片暂时固定在一起。因此,如果跌倒后髋关节疼痛,都建议及时就医,以防止病情恶化以及并发症的出现。
什么情况考虑复位固定?是否需要复位固定,还是直接进行髋关节置换,具体取决于骨折的类型,患者身体状况,肌肉力量,体重,年龄等因素。股骨颈骨折主要分三种,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
其中头下型距离股骨头最近,经颈型和基底型距离股骨头较远,其血运较丰富。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可考虑用钢板和螺钉复位固定,也称为保髋手术:
基底型和一部分经颈型骨折,距离股骨头较远。
骨折不超过24小时。
骨折没有移位,或容易复位。
患者的骨质良好。
患者没有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迹象。
患者年龄在40至65岁之间,身体健康,肌肉有力量。
什么情况考虑髋关节置换首先,不满足以上条件的应优先考虑髋关节置换,头下型骨折发生在股骨头下,这种骨折对血运的损伤较严重,极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因此以关节置换为首选。另外对于超过65岁的老年人,无论哪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都应优先考虑置换,因为骨折部位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再次移位(脱位),形成所谓的假关节。由于愈合时间长,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可能会出现肺炎,血栓,褥疮等并发症,长期吐不出痰也可致命。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可以在术后第二天下地,不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术后鼓励患者立即开始物理治疗练习,以恢复髋关节功能。超过65岁的老年人也不一定全部换掉髋关节,根据情况如果髋臼良好,可以只换掉股骨头,也称半髋关节置换。如果髋关节显示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迹象,那就要进行完全置换了。
如何预防股骨颈骨折?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摔倒,以下几点对于老年人非常重要:
保持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定期检查视力,以防止绊倒。
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饮食有利于骨骼健康。
不要抽烟,不要喝酒。
浴室和卫生间安装扶手,家中照明要充分,地面上杂物清理干净。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身体有柔韧性且肌肉有力量的老人即使摔倒了,也难以造成股骨颈骨折,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坚持体育活动和锻炼肌肉。除此之外,某些基础疾病也可导致老年人跌倒,例如心血管问题和头晕,也需积极进行治疗。老年人还应该定期检查视力,良好的视力有利于发现障碍物。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饮食有助于保持稳定的骨骼结构。维持良好的骨密度,最后建议戒酒和戒烟。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