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学治疗难题之一就是臂丛神经损伤,它会导致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感觉的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影响了日常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今天早读就为大家详解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与治疗,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
概述
年 Smellie 产瘫
年 Flpubert 成人臂丛损伤
年 Erb 上干损伤
年 Klumpke 下干损伤
年 Thorbum 手术修复
年巴黎圆桌会议结论悲观
二
前言
交通事故、工业伤、生活伤→上肢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麻痹”
三
臂丛神经解剖
根的分支
斜角肌及颈长肌肌支(C5-8)
膈神经(C4-5,膈肌)
胸长神经(C5-7,前锯肌)
肩胛背神经(C4-5,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
干的分支
肩胛上神经(上干、主要是C5)
锁骨下肌支(上干前股,C5-6)
束的分支
外侧束:
胸前外侧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头
后束:
上肩胛下神经
胸背神经
下肩胛下神经
腋神经
桡神经
内侧束:
胸前内侧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内侧头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C5
神经纤维数:-
主要组成:腋神经、肩胛上神经、三角肌(肩外展)、冈上下肌(肩上举,肩外展启动)
参与组成:肌皮神经(喙肱肌)、桡神经(肱桡肌)、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肩胛背神经(提肩胛肌)
C6
神经纤维数:-
主要组成:肌皮神经、肱二头肌屈肘
参与组成:腋神经(小圆肌)、正中神经(桡侧屈腕)、桡神经(旋后肌、肱三头肌外侧头、桡侧伸腕肌)、胸前外侧神经(胸大肌锁骨头)
上干
C5+C6→上干
腋+肌皮+肩胛上神经→肩外展+屈肘
C7
神经纤维数:-
主要组成: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伸肘)、桡侧伸腕肌(伸腕)、伸指总肌(伸指)
参与组成:肌皮神经(肱肌)、正中神经(屈指浅肌)、尺神经(尺侧屈腕肌)、胸背神经(背阔肌)
C8
神经纤维数:-
主要组成:正中神经(掌长肌屈拇长肌屈指深肌)
参与组成:桡神经、尺侧伸腕肌、伸拇长肌、尺神经(指深屈肌)肩胛下神经(肩胛下肌)、胸前内侧神经(胸大肌胸肋部)
T1
神经纤维数:-
主要组成:尺神经、手内部肌(对掌对指,伸指间关节)
参与组成:桡神经(示,小指固有伸肌)、正中神经(旋前方肌,大鱼际桡侧半)、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四
臂丛神经功能总结
腋神经(C5-6)
C5:三角肌肩部感觉
C6:小圆肌
肌皮神经(C5-7)
C5:肱桡肌
C6:肱二头肌前臂桡侧感觉
C7:肱肌
桡神经(C5-T1)
C5:肱三头肌外侧头,肱桡肌,上臂桡侧感觉
C6:肱三头肌长头,旋后肌,桡侧伸腕长肌,腕背桡侧感觉
C7:肱三头肌内侧头,桡侧伸腕短肌伸指总肌
C8:尺侧伸腕肌,伸拇长肌,拇长展肌
T1:示、小指固有伸肌
正中神经(C5-T1)
C5:旋前圆肌
C6:桡侧屈腕肌
C7:屈指浅肌,1-3指感觉
C8:屈指深肌(包括屈拇)
T1:掌长肌,旋前方肌大鱼际肌(桡侧二指半)蚓状肌(1-2)
尺神经(C7-T1)
C7:尺侧屈腕肌
C8:指深屈肌(尺侧半);手掌背尺侧及4-5指感觉
T1: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3-4);大鱼际肌(尺侧一指半)
肩关节
上举:冈上肌(C5);冈下肌(C5)
外展:三角肌(C5、6)
肘关节
伸肘:肱三头肌(C6、7)
屈肘:肱二头肌(C5、6)
腕关节
背伸:桡侧腕长伸肌(C5、6);桡侧腕短伸肌(C7);尺侧腕伸肌(C8T1)
掌屈:桡侧腕屈肌(C5、6);尺侧腕屈肌(C7);掌长肌(C8T1)
指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
拇对掌对指→正中神经、尺神经
掌指关节:伸直:桡神经(C8);屈曲:尺神经(T1)
指间关节:伸直:尺神经(T1);屈曲:正中神经(C8)
臂丛解剖规律性
C5→腋神经→三角肌→肩外展
C6→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肘屈曲
C7→桡神经→伸肌群→肩肘腕伸
C8→正中神经→屈肌群→腕指屈
T1→尺神经→手内肌→拇对掌指伸直
五
臂丛损伤诊断程序性
有无臂丛损伤----二大神经组合
锁骨上下损伤区别----二块肌肉检测(胸大肌,背阔肌)
节前,节后鉴别----二个体征的检查(耸肩,Horner征)
节后损伤程度的判定----临床与肌电的配合(部分、完全)
1.有无臂丛损伤
五大神经中任何两支同时损伤(非切割伤)
手部三大神经任何一根合并肩或肘关节功能障(被动活动正常)
手部三大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2.锁骨上下部臂丛损伤的鉴别
锁骨上部臂丛=根干部
锁骨下部臂丛=束枝部
锁骨部臂丛=股部
胸大肌正常:外侧束以下病变(锁骨下部)
胸大肌异常:外侧束以上病变(锁骨上部)
背阔肌正常:后束以下病变(锁骨下部)
背阔肌异常:后束以上病变(锁骨上部)
3.根干与束支的定位:五大神经组合诊断
腋+肌皮----上干
腋+桡----后束
肌皮+正中----外侧束
正中+尺----内侧束下干
4.臂丛神经根性损伤节前节后的鉴别
六
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分类
颈5,6根性撕脱伤(或称上干根性撕脱伤)
病史特征:往往有肩部对撞性暴力
肩上举,屈肘功能丧失
颈5、6神经支配区感觉消失
临床检查:斜方肌萎缩,耸肩功能受限
颈8胸1根性撕脱伤(或称下干根性撕脱伤)
病史特征:往往有上肢向远侧牵拉伤暴力
拇指对掌,对指,手指屈曲及内收外展不能
手及前臂尺侧感觉消失
临床检查:Horner氏征阳性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即颈5~胸1全部撕脱
病史特征:上肢遭受对撞或牵拉暴力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部分病例有昏迷史
上肢除臂内侧感觉存在外余均消失
临床检查:有上下干根性撕脱的典型体征
敏度度86.1%,特异度.0%,准确率90.0%,阳性预测值.0%.
MR特殊序列的运用
节前显示:MRM(Cor、Ax-FIESTA)
节后显示:MRN(CorSTIR,3D-FSPGR、FIESTA)
可全面了解臂丛神经损伤的整体情况。
七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
保守治疗
指征
病程<3M(节后)病程在3~6个月.
体征、症状进行性好转
MNCV、SNAP出现
方法
神经营养药物
VitB1,B6,B12,地巴唑,弥可保,神肌冲剂
神经肌电刺激仪
肢体主动与被动的功能训练
手术指征
开放性损伤
节前损伤
合并腋动脉损伤
保守治疗无效
颈5、6、(7)根性撕脱伤
尺神经(1/6~1/10束组)→肌皮神经→副神经→肩胛上神经
膈神经损伤下干正常
建议:全束支部移位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后路)
三头肌肌支→腋神经(后路)
尺神经部分束→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部分)→肱肌肌支
在各受区神经近入肌点处同时进行多组神经移位;动力神经接近靶器官,更快的神经再支配。
颈8胸1根性撕脱伤
肌皮神经肱肌支→正中神经
主干后1/3束组(屈指肌束组)
指征:病程长短均可适用;屈指肌未纤维化者
同侧颈7神经移位术
手术指征
膈神经损伤
单纯上干损伤
单纯下干损伤
手术方式
颈7中干全部或保留前股前外侧
颈5、6根性撕脱伤
颈7神经→上干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
指征:膈神经损伤;背阔肌30;2岁60岁
颈8胸1根性撕脱伤
同侧C7→下干
指征:膈神经或肋间神经病变;背阔肌肌力3°;病程短1
颈5、6、(7)根性撕脱伤
移位方式
膈神经(胸腔镜)→肌皮神经
肋间神经(膈神经损伤)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
颈丛运动支→腋神经
颈5、6、7、8根性撕脱伤
膈神经→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经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
颈丛运动支→上干后股或腋神经
肋间神经→桡神经
膈神经(进胸),肋间神经→肌皮神经
颈8胸1根性撕脱伤
膈神经(进胸)或肋间→正中神经内侧头
肋间神经→尺神经主干
指征:病程短1年
移位方式:膈神经,肋间神经3,4,5→正中神经内侧头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术式
膈神经→肌皮神经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
颈丛运动支→腋神经
肋间神经→胸背神经,桡神经
颈7→尺神经→正中神经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的不同路径
椎体前通路
胸锁乳突肌下通路
颈前区皮下通路
八
结论
膈神经→肌皮神经 :佳
C7→尺神经→正中神经:好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好
肋间神经→桡神经:差
颈丛运动支→腋神经:差
九
各种移位术选择原则
动力神经应正常
受区部位应专一
同侧移位应优先
健侧移位应周全
尊重原则、发挥个性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zz/1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