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且没有特效药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必然经历一个缓解→加重→缓解→复发的循环。没有疼痛并不代表着疾病已经被治愈,相反,在疼痛缓解期间更要注意密切观察,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疾病管理计划。
门诊病历解析:
患者:萧女士
年龄:47岁
目前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药史:雷公藤片、来氟米特、泼尼松等
会诊目的:病情诊断和治疗建议
会诊医生:杨红杰主任
病史简述
六年前,萧女士双手指关节开始出现对称性、游走性疼痛,当时双上肢并无明显的麻木、酸胀感,因此萧女士并未重视,直至症状进一步加重,医院就诊,经检查初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随即接受了雷公藤片、金天格胶囊、来氟米特及泼尼松等药物治疗。治疗一年后,萧女士感觉疗效不明显,遂自行停药。
至今萧女士四肢关节疼痛依然未缓解,且疼痛呈非对称性、游走性、不规则性改变,睡眠质量较差。对于自己当前病情是否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以及如何有效治疗等问题,萧女士希望通医院,寻求风湿病专家的诊疗意见。
类风湿专科会诊—专家诊疗意见
本次会诊中为萧女士提供“一对一”面诊的咨询医生是杨红杰主任,杨主任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科研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和痛风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1.如何明确类风湿疾病诊断?
由于萧女士抗“O”检查结果偏高,考虑到有些情况下细菌感染可激活免疫系统,进而攻击关节组织引起症状,杨主任首先通过问询及其化验单排除了链球菌感染的情况。随后杨红杰就萧女士当前最明显的疼痛部位、性质、疼痛时间、既往用药情况进行了细致的问询,现场评估了萧女士的手指指关节病变情况,以及手腕、肩关节、膝关节等的活动情况。
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报告
由于萧女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夜间疼痛为主,杨红杰认为其属于非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杨红杰主任建议萧女士进行大关节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并强调在进行膝关节检查时,应保持站立位,以便观察关节骨性结构,查看关节是否发生缩小及改变,判断有无产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
2.如何在缓解疼痛的基础上进一步治疗?
由于萧女士的关节疼痛,在遇冷、劳累及活动后会加剧,杨红杰认为其倾向于肌肉源性的疼痛,因此可以从日常保暖、休息及控制活动量、活动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由于萧女士睡眠质量差,杨红杰认为这样会使肌肉长期属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持续性的疼痛,而肌肉疼痛反过来又会影响睡眠,因此,建议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来缓解疼痛。
虽然萧女士近两年都未使用药物治疗,但病情进展并不明显,日常工作和活动均不受限,关节肿胀也不明显,因此杨红杰认为当前主要是在出现明显疼痛的时候采取对症治疗,推荐多学科综合,局部、全身联合治疗,类风湿“恶性循环”终止,形成良性循环。后期结合人体自愈修复功能,标本兼治,从而达到临床治愈。
1:借助医学影像学等多学科检测手段,医生可查清炎症分布与趋势,提前预测病情趋势制定方案,避免中期患者向晚期及隐匿重症期发展;
2:多学科联合会诊,解决患者同时出现炎性病变、骨质受损、免疫失衡,累积多种并发症,统筹规划更适合隐匿重症患者的方案;
3:多学科联合会诊依据病情,综合制定祛炎、修复骨质、调节免疫等方案;解决“隐匿类风湿患者”骨质破坏、关节粘连、免疫系统紊乱等治疗无法统筹兼顾的难题。
类风湿关节炎有慢性发展的倾向,建议可通过定期复查,来观察关节情况和异常改变。
◆◆◆
医院
健康-来院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fl/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