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激增漫长的系统治疗成考验

  上周三,记者走进大连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很多患者病情十分严重且复杂,该科主任孔晓丹一直穿梭在各病房之间,指导用药并解答各种疑问,一上午的工夫丝毫没有停歇。她告诉记者,从年开始,风湿免疫病患者数量激增,比过去翻了一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很多患者来自外地。每周一全天和周三下午是孔晓丹出诊的日子,最多的一天她接诊了位患者,风湿免疫科年门诊量达2万多人次,九成以上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而且呈年轻化趋势,中青年患者人数占一半,年龄最小的患者才14岁。

病房探访为何患病的人这么多?

  过去,一听说到风湿免疫科看病,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老年人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但是在病房里记者发现住院的还有很多中青年人。有位不到30岁的小伙子肾盂积水,被发现是由免疫疾病引起的腹膜后纤维化导致输尿管狭窄;有位40岁左右的男士痛风发作住院,他告诉记者已经患病十多年了,每次都医院治疗,因为没能坚持服药、定时复诊而常常发作;有位50多岁的患者刚从肿瘤科转过来,最初诊断为肺癌,但是做穿刺后证实为系统性血管炎,被送到风湿免疫科治疗。

  为什么最近几年患者数量增速如此快,孔晓丹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她认为,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患有风湿、类风湿的老年人数量有所增加;其次,人们生活质量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痛风人群比过去增多;第三,市民和医生对风湿免疫病的认识都在提高,过去面对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虹膜炎,反复流产或不孕,血小板减少或贫血等血液病,患者都在其他专科治疗,现在医务人员会考虑这会不会是免疫疾病引起的。很多疾病都被发现致病原因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这都使得近年来风湿免疫科接诊量大幅增加,众多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的患者来到风湿免疫科治疗。

专家解读一开始就要系统治疗

  遗传、环境变化、自身免疫功能问题都可能诱发风湿免疫病,作为风湿免疫科医生,要做的就是进行免疫调节,达到一个平衡。风湿免疫病治疗是个精细活儿,既不能治疗过度,也不能治得不到位,否则容易出现合并症或复发,十分考验一位医生的严谨性和责任心。孔晓丹表示,诊断一位患者是否患有风湿免疫病要相当慎重,一旦确诊,患者要接受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患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老年人听信偏方,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不但没治好反而更加严重,最后他们或拄拐,或坐轮椅,甚至瘫痪,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发作起来,关节红肿得像大馒头一样,折磨得他们彻夜难眠。痛风发作也十分疼,有的患者硬抗,认为吃药有副作用,结果最终伤及肾脏,患上痛风性肾病。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几率超过7成,有医院治疗,结果严重到全身浮肿、呼吸困难,伤及肾脏,双目失明,十分危险。

  孔晓丹介绍说,他们一开始没有做系统治疗,如果早期干预、系统治疗,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更不会致残。

  对于风湿免疫病,国际国内公认治疗是药物、手术、免疫吸附疗法,对于难治性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重症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等,需要选择性或特异地清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情的目的。

特别提醒注意这些预警信号   有些人一看体检化验单上的指标就十分紧张,以为B27呈阳性就一定是强制性脊柱炎,医生表示,这只能说明他带有这个基因,只要不发病就不需要治疗。有人一看到尿酸超标就当自己患了痛风,其实高尿酸症并不等于痛风,十个高尿酸症中只有一个患痛风的。还有的人看到类风湿因子呈阳性,便认定自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   其实,到底是否患上风湿免疫病,需要医生来判断,并不能单纯看这几个指标,因此,定期随诊是必要的。

  然而,对于健康人而言,如何预防或及早知道自己是否患上风湿免疫病呢?

  孔晓丹告诉记者,留心观察身体出现的预警信号十分有帮助。比如,发烧时用很多抗菌素但仍不见好;口干得厉害,吃馒头等干食需要喝水送服;早上起来,觉得背部很僵很疼,活动一下才会好;无缘无故地肌肉疼痛或无力;口腔溃疡、光过敏反复发作;女性反复流产;体检时发现肺内纤维化、蛋白尿、血尿、贫血、血小板减少,当这些症状影响到生活质量,并超过一两周时间就应该注意了。

内容转载自







































哪里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fl/56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