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类风湿关节炎专题文章提到,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由滑膜组织中的成纤维滑膜细胞分泌,由于可以分解蛋白多糖、各种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而被认为与关节破坏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其在正常稳定状态组织中表达量极少,在RA患者的血液及滑膜液中均存在过度表达,与关节破坏程度具有强相关性,因此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的指标。本期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特点
(1)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自身免疫病;
(2)主要症状:关节晨僵、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等;
(3)难以治愈,只能缓解;
(4)误诊率极高,早期表现极易与其他自免疾病相混淆;
RA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RA的治疗目标是达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MMP-3对RA的诊断价值
调查显示,我国RA患者从出现典型的多关节肿痛及晨僵等症状至确诊为RA的中位时间长达6个月[1],25%的RA患者经1年以上才能确诊[2]。诊断时机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早期诊断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实验室一般性检查:一般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观察是否白细胞、血小板或血色素异常。可能出现轻、重度贫血,活动期血沉(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
实验室特异性检查:大多会出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核周因子(APF)和隐性类风湿因子(HRF)等抗体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早期lgG增高有参考意义。
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血清RF、anti-CCP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周凌[3]等人研究发现,RA患者的血清MMP-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中、重度活动期RA患者血清MMP-3水平与稳定期差异显著。
RA组血清MMP-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中、重度活动期RA患者血清MMP-3水平与稳定期差异显著
刘梦珂等选取早期(病程2年)RA确诊患者例、骨关节炎(OA)患者25例、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了研究,发现病程较短的RA患者MMP?3阳性率高于CRP,且早期RA患者血清MMP?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OA对照组,即使患者CRP和/或ESR正常。因此,血清MMP-3对CRP和/或ESR正常的、病程小于2年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辅助评估价值[4]。
Tuncer等人研究发现RA患者MMP?3、抗环瓜氨酸肽(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ESR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但RF和CC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3.0%和76.3%,而MMP?3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达93.2%和82.8%[5]。
MMP-3对RA的疾病活动性监测
和用药疗效监测价值
由于RA无法治愈,只能缓解,因此患者需要持续、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用药治疗,严重者甚至会选择通过手术配合药物的方式治疗。然而,很多RA相关治疗药物会给患者的肌体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副作用。因此,疾病活动性和用药疗效的方便、及时、有效的监测极为重要。现行活动性监测方式DAS28评分操作复杂,而MMP-3是RA疾病活动性监测和用药疗效监测方便、有效的指标,可指导临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a.疾病活动性监测
李立新等研究发现,随着RA患者骨关节损伤逐渐加重,血清CRP、抗CCP抗体与MMP-3表达都逐渐增高,但仅血清MMP-3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6]。因此,血清MMP?3可作为RA活动性监测的指标。
周凌等研究发现,MMP-3与DAS28的相关性高于US7评分,提示MMP-3在评估RA活动性方面优于US7评分[3]。
ROC曲线评判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7个关节超声评分(US7评分)及联合使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估的效能
b.用药疗效监测
研究发现,TNF拮抗剂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后的RA患者,DAS28评分、血清CRP、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其中MMP-3降低幅度最为明显。因此,血清MMP-3用于评估RA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常规实验室指标[5]。
有研究对RA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清MMP?3水平进行检测,与术前结果对比,血清MMP?3在术后第1和2周明显下降,而CRP在术后1周升高,ESR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7]。
早在年,日本就将MMP-3写入了《甲氨蝶呤(MTX)在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诊疗指南》,并录入日本医疗保险目录。指南建议将其用于监测用药有效性,“治疗开始时,每隔4-8周/次,低疾病活动性、病情缓解维持了3个月以上时,可延长为每隔12周/次”。
图表翻译自日本年最新版《甲氨蝶呤(MTX)在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诊疗指南》
MMP-3对RA的预后价值
目前,还没有可靠便利的方式来预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疾病结局。
Mark[8]等人对RA患者进行了长达8.2年的随访,发现类风湿发病小于2年的患者,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抗CCP和MMP-3基线水平是影像学进展的最强独立预后因素。联合检测MMP-3基线水平和传统血清学指标检测,可为患者提供更多预后信息。
综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方面都有很好的价值,供临床医生及时诊断、调整用药方案,使得患者早治疗早受益,避免副作用,也为患者和社会大大减轻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57(4):-.
[2]刘栩,贾园,安媛,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2(9):-.
[3]周凌,宋婧,陈凌,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7个关节超声评分在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55(7):-..
[4]刘梦珂,王露辰,胡凡磊.血清基质蛋白酶3水平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50(6):?.
[5]TuncerT,KayaA,GulkesenA,etal.Matrixmetalloproteinase?3levelsinrelationtodiseaseactivityandradiologicalprogressioninrheumatoidarthritis[J].AdvClinExpMed,,28(5):?.
[6]李立新,蔡蓓,廖竞宇,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关节损伤和疗效评估的价值[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9(9):?.
[7]KobayashiA,NaitoS,EnomotoH,etal.Serumlevelsofmatrixmetalloproteinase3(stromelysin1)formonitoringsynovitisinrheumatoidarthritis[J].ArchPatholLabMed,,(4):?.
[8]Mark,Houseman,Catherine,Potter,Nicola,Marshall,Rachel,Lakey,Tim,Cawston,Ian,Griffiths,Steven,Young-Min,JohnD,Isaacs.BaselineserumMMP-3levelsin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arestillindependentlypredictiveofradiographicprogressioninalongitudinalobservationalcohortat8yearsfollowup.[J].Arthritisresearchtherapy,,14(1):R30.
END精彩回顾
浅谈类风湿关节炎1——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监测新指标MMP-3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hl/1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