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曾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发病率约为30%,其中有13%的人因此致残。其实,风湿病能治,而且能治好。且听全国名老中医娄玉钤教授为大家谈谈风湿病。

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更需要有良好的心态。

不良心态会为致残“助力”

因为人们大都知道类风湿关节炎棘手难治,所以,当患者一旦被确诊之后,心理状态很容易失去平衡。

此后,若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表示“此病不能治愈”“终究要残废的”等,患者脆弱的心理就会再遭打击。

如果此时患者正好处于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的阶段或反复发作的时期,就更信以为真,这时患者势必出现绝望感,甚至持“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或拒绝治疗,或盲目地胡乱治疗或轻生。

娄玉钤说,以上种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必须纠正,因为它不但能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还严重影响各种治疗措施的效果。久而久之,很可能导致患者成为一个真正的残废人。

患者要对本病有正确认识

如何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呢?娄玉钤建议,要让患者正确认识本病的一般规律,并讲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本病确是一种难治的病,但并非不能治;第二,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对本病的影响很大,甚至能左右其发展;第三,既然得了本病,焦虑、失望等都是徒劳的、无益的,积极的综合治疗和树立必胜的信念才是上策。除此之外,心理治疗当然是非常必要的。

患者要学会放松自己

娄玉钤解释,这里提到的“放松”,并不是指晚间看看电视,喝点酒与朋友闲谈等(当然这对患者不但无害反而有益),而是患者内心意象的放松,将自己患病这一现实问题彻底忘记或认为无所谓,使思想达到超脱现实的意境。

这种“放松”主要依靠患者的主观意识来完成。如果患者能够“放松”自己,就会觉得像蓄电池重新充电一样,重新得到力量,这时患者容易建立比较积极的治疗观念,从而增强必胜的信念。

“放松”后的患者会感觉病痛减轻,这时患者应细心体会“放松”的好处。如此这般,患者能从病痛中完全解脱出来,这对康复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患者要树立生活目标

娄玉钤说,树立生活目标有很多好处,可以帮助患者克服精神上和情绪上的“紧箍”,努力争取康复。

树立生活目标,表明患者相信自己有能力满足自己的要求,证实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自己不能控制的力量所左右。当患者努力实践自己的目标时,也是在证明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树立生活目标能使患者精力集中,当患者觉得生活似乎可有可无时,生活目标就会指出患者的方向和争取康复的信心。要强调的是,患者树立的生活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最好是面面俱到,不能笼统。目标真实而具体,这样当患者实现目标时,就会清楚地感觉到、意识到,从而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娄玉钤提醒,因为每个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爱好、职业、文化程度、修养等方面不同,所以,制定的具体目标也不会一样。制定的生活目标要实际,能够通过努力而实现。当然不可能完全实现,此时患者不必气馁,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文中部分知识参考自《常见风湿病患者临床问》,娄玉钤、李满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吴玉玺陶永升

编辑:袁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hl/147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