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至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医院成功举办。在3月10日的大会上,来自昆明医院的徐健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生物制剂治疗RA的时机选择与获益》的精彩演讲。

徐健教授在大会演讲中指出: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国患病人数多,致残率高,但是现阶段疾病的整体管理并不尽如人意,根据栗占国教授在年《NatureReviewsRheumatology》上发表的研究数据来看,RA在中国的患病率达到0.28%,临床缓解率仅为8.6%,生物制剂的使用率仅为10.1%,RA致残比例高达50.3%。

RA是否早期诊断,病程长短,是否尽早启动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影响很大。RA患者从一开始的关节痛,发展为未分化关节炎,直至发展为临床类风湿关节炎,若干研究发现在关节痛症状初始阶段即开始治疗,可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为临床RA。如年在《ARTHRITISCARERESEARCH》杂志发表的研究提示,早期治疗的患者,其疾病活动度较低,而延迟治疗的RA患者,其延迟时间越长,患者的DAS28评分越高,这提示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疾病活动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EULARRA指南及ACRRA指南皆推荐RA治疗应在诊断后尽早启动。由于传统DMARDs无法有效阻止骨破坏的持续进展,并且各种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率高达50%以上,所以EULAR、APLAR等指南均指出:当RA患者使用传统DMARD治疗时,如果三个月不改善,六个月不达标,应尽早转换治疗方案:可选择生物制剂(其中优选TNF抑制剂)治疗,使患者能尽快达到治疗目标。相关的临床研究也表明,尽早使用生物制剂(一年以内)的RA患者相比于晚启动生物制剂(一年以后)治疗的患者,能显著提升DAS28缓解率高达43.5%。而尽早使用益赛普治疗,可显著改善RA患者关节功能,抑制骨破坏进展,达到影像学缓解,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最后,徐健教授回顾了EULAR对RA达标治疗的推荐,强调了:RA的治疗目标是“达标”,而达标后更要求“持续达标”,益赛普治疗RA达标后减量维持治疗,可持久控制患者的DAS28评分在低疾病活动度范围内并保持长期稳定,使患者“持续达标”,从而实现“持久获益”。

徐健教授在总结中提到:RA的疾病危害大,残疾比例高,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需要注重——三个“早”,即“早诊断,早治疗,早转换”。越早诊断RA疾病,患者活动度越低,越早启动治疗,疗效越好。“早转换”——传统DMARDs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尽早转换为益赛普,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关节功能,影像学进展,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达标后注意“持续达标”,才能让患者持久获益。

更多专业资讯

欢迎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花多少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hl/8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