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听到年纪大一点的爷爷奶奶诸如此类的对话内容:“我的膝盖疼呀,上下楼梯的时候最严重;手指早上起来僵硬的厉害,碰不得凉水”,去医院拍X线片的话,通常检查单报告:关节退行性病变。
骨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关节软骨和周围结构的退行性疾病,主要有手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髋骨关节炎,因我国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日益增长。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是骨关节炎的三大临床表现,治疗目的就是缓解上述症状。
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平日里所见到的英太青、依托考昔就属于这类范畴,长期服用对胃肠道、心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骨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首先,我们讲述几点日常在家就可以实现的缓解关节症状的方式。
1)减重:肥胖一直是膝骨关节炎和髋骨关节炎的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文献报道体重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将增加35%,主要原因是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重较重,增加了关节的负重压力,从而也就增加了关节炎的发生。
2)运动训练:该疗法种类繁多,包括低强度有氧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抗阻肌力训练等。常用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方式如下:患者取端坐位,膝关节尽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尽量背伸,缓慢抬起整个下肢大约15cm,保持5秒钟,再保持同样姿势,缓慢直腿放下。
3)艾灸:艾灸可温阳散寒、舒筋通络,适用于喜温喜热类的骨关节炎,热力渗透于关节及周围组织结构,缓解筋肉拘挛及关节冷痛,改善关节活动。常用的穴位有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
4)中药熏洗:中药熏洗疗法通过物理温热效应,使药物直接透过肌肤吸收,从而治疗疾病。药液反复湿敷、外洗,使膝关节周围体表温度及湿度升高,促进皮肤毛孔开放,使中药有效成分更好地吸收,此外血管舒张可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性物质转运代谢,从而减轻关节局部不适症状。
5)膏剂外敷:膏药的应用历史悠久,“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膏药与皮肤直接接触,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发挥作用;有的膏药具有温热之性,不仅扩张局部血管,使血液循环加速,周围组织水肿减轻,同时膏药经皮吸收后,可以在局部产生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
6)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指通过手法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达到疏经活络止痛的目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不追求拿捏、按揉等手法的准确性,可自行实施推拿,在可承受的力道范围之内,做到改善局部关节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或僵硬的目的即可。
此外借助理疗仪器的物理治疗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治疗方式,易于患者接受。物理治疗通常通过促进关节滑液的正常分泌、关节软骨的正常营养,延缓关节软骨退化的方式达到治疗目的,接下来将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物理疗法。
1)超声波治疗: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引起对组织细胞的微细按摩作用,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强细胞营养,促进废物排除,改善缺血缺氧;此外机械振动对关节组织能够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同时,超声波的温热作用促进骨膜、肌腱、韧带、关节软骨面的血液循环,降低肌肉及结缔组织张力,从而缓解疼痛。
2)红外线疗法:主要通过温热作用起到治疗作用,红外线照射关节疼痛不适处,穿透皮肤,对关节组织产生温热效应,一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有镇痛、解痉的作用;二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进而起到消肿、消炎、缓解疼痛的作用。
3)电磁疗法:磁场影响体内电子运动方向、速度,离子的分布及浓度,使膜通透性增强,加强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改善营养及缺氧状态,利于水肿消散和致病物排出;此外磁场还影响神经的兴奋和抑制,使末梢神经兴奋性降低。该疗法主要促进炎症水肿吸收,缓解疼痛。
4)放射式体外冲击波:作为一种保守、非入侵式的医疗手段,用于放松紧绷肌肉群,消除浅表性扳机点,改善骨骼肌系统的活动范围,主要针对骨质增生、骨修复。冲击波有较强成骨效应,能补充干细胞而引导组织生长,促进碎骨片及坏死组织吸收,释放成骨蛋白,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增殖,刺激肌腱、腱周及骨的愈合。
5)中药离子导入:指药物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将中频药液导入与中频按摩合二为一,使人体产生针刺、揉捏、按压等感觉,以离子的形式经皮肤进入病变部位,改善关节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介质吸收,从而有效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以上骨关节炎的所有非药物治疗只适用于疾病的慢性期,当有急性发作或疼痛较明显时,大家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了病情。
作者:医院风湿科胡乐乐
责编:J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