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除痹汤
基础组方:防风10g,苍术12g,青风藤15g,忍冬藤20g,全蝎3g,汉防己10g,乌梢蛇15g,安痛藤15g,丹参15g,当归10g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顽痹证。
一般症见手指、足趾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屈伸不利,甚则强硬变形,或伴四肢关节疼痛,舌质淡苔薄,脉细弦。
功用:祛风除湿,通络行痹
加减化裁:
风邪偏胜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加羌活、独活、威灵仙;
湿邪偏盛关节肿胀,加薏苡仁、茯苓;
肾虚明显者加熟地、杜、川续断、补骨脂;
上肢疼痛明显,加桂枝、桑枝、片姜黄;
下肢疼痛明显加怀牛膝、木瓜
寒邪偏盛关节剧痛,肢冷畏寒,去忍冬藤,加制川乌、细辛、麻黄;
热邪偏盛,关节红肿热痛,加黄柏、知母;
久痹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人参。
类风湿关节炎一般分为湿热顽痹证和风寒湿痹,下举2例作为参考:
案例一:类风湿关节炎之湿热顽痹证,治以祛风除湿、清热通络。
李某,男,40岁,手指关节、肩、膝、踝关节疼痛1年,加重1个月。
症状:手指关节肿胀、热痛,屈伸不利,晨起僵硬,双膝、踝关节肿痛,大便稀,每天一次,舌质黯红苔薄微黄,脉稍弦。查血沉5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属湿热顽痹。治以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方选通络除痹汤加减。
用方: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苍术12g,青风藤15g,忍冬藤20g,茯苓15,黄柏10g,全蝎3g,汉防12g,乌梢蛇15g,安痛藤15g,丹参15g,葛根15g,广木香10g,甘草5g。
服药7剂,手指及肩膝关节肿胀,热痛减轻,大便转软。继服原方加减30余剂,血沉降至18mm/h,关节肿痛基本缓解,肢体活动如常。
案例二:类风湿关节炎之风寒湿痹、肝肾不足,治以祛风除湿散寒、滋补肝肾。
罗某,男,42岁,腰膝关节疼痛2年加重1个月。现腰膝关节疼痛,右膝关节疼痛更甚,热敷则减,天冷时更明显。舌质偏红黯,苔薄,脉沉细。查:血沉25mm/h;右膝关节正侧位片:①右髌骨骨质增生;②右胫骨髁间突出改变考虑为骨质增生。、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属风寒湿痹,肝肾不足。治宜祛风除湿散寒,滋补肝肾。
用方:防风10g,汉防1g,苍术12g,青风藤15g,全蝎3g,当归10g,乌梢蛇15g,独活10g,茯苓15g熟地20g,桑寄生15g,杜仲15g,肉桂5g,徐长卿15g,怀牛膝10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
7剂后患者诸症减轻,但仍感右膝关节疼痛,晚上有冷感,程度较前减轻,纳差故用上方加砂仁8g,安痛藤15g,丹参15g,川芎10g,北细辛3g。
连续服用30余剂,患者则腰膝关节疼痛基本缓解,纳食如常,且血沉降至15mm/h。
注意事项:本方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之风湿顽痹证临床亦可用于普通的风湿性关节炎,即常见的风寒湿痹患者,《内经》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无论风湿顽痹或普通之风寒湿痹,临床辨治应根据风寒湿热之偏盛,痰浊瘀血之兼夹,以及气血肝肾之亏损病情,权衡邪正虚实,酌情加减化裁。临床应用本方时,应注意避风寒,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以及海鲜等食物。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wh/1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