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这台精密机器中承重最大的器官,承受着整个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是重要的轴承。膝关节一旦损坏或病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很多朋友特别是中老年人,会有一种膝盖进风,酸痛肿胀的感觉,甚至听到关节嘎吱嘎吱的响声,上下楼梯更是隐隐作痛。

这些症状,其实是你的膝关节在“报警”,一定要加以重视了。

什么是膝关节炎?

据统计,骨关节炎在60岁-75岁发病率高于50%,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则高达80%,致残率高达53%。关节炎是世界第一大致残慢性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关节炎患者已超过1亿,其中膝关节炎的发病率最高。

膝关节炎,准确的说应该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累及骨质,滑膜等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伴随修复通常有炎症的反应,在病变部位通常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即我们平常说的骨刺。

膝关节炎有那些表现?

疼痛

常见首发症状,常见于膝盖内侧关节间隙的地方疼痛明显,尤其是走长路、上下楼梯、爬坡、受凉、过度劳累后。一般来说,膝盖内侧比外侧承受的压力更大,导致内侧会磨损的更厉害,疼痛感会更明显。

肿胀

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一般可逆,常发生在膝盖骨的上方大腿前,休息后缓解,甚至消失。慢性的常见于两个膝盖下方的凹陷处,一般是由于髌骨下方的脂肪慢性增生所致。

晨僵

当晨起或久坐后变动体位,关节僵硬感明显,活动开后症状反而减轻。

无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会下降,出现膝关节无力,打软腿,上下楼梯困难、下蹲困难。

卡壳

膝关节炎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走着走着就突然走不了了,卡住了,一会又能走了。

怕冷

膝关节炎的症状一般在夏天会减轻,在气温下降,尤其是冬天症状加重,呈现季节性,表现为怕冷、怕风、怕湿。

畸形

到了疾病的晚期,关节严重受损就会出现膝关节内翻(O型腿)、外翻(X型腿)等畸形。

活动受限

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关节僵硬的状态越来越长,日常活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哪些人群要小心?

超重者

女性朋友

膝盖受过伤的人

腿部有畸形的人

爱穿高跟鞋的人

过度运动的人

久坐不动者

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发病的原因虽并不确切,但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主要是退行性病变,继发性主要是继发于各种膝关节的损伤。

·年龄

研究显示,15岁到30岁是关节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关节充满活力,似乎不管你怎么造,它都不知疲倦,长途步行、跑步、跳舞、爬楼、爬山、打球等统统不在话下。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不断上升,30岁时患病率约12.2%,到60岁时则达到44.3%。

·性别

女性比男性多,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明显上升。

·遗传

研究证实,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的关节软骨相比,有16个相关的基因标志。

·肥胖

超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应保持标准体重。

·损伤

重要的原因

·过度使用

最重要的原因

膝关节如何保养?

·控制体重和避免各种不良姿势

控制体重和避免各种不良姿势:步行时,膝盖承受的力量是体重的2-3倍,上下楼梯时达到3-4倍,蹲下和跪姿膝关节承重则高达体重的8倍,相当于你的体重增加10kg,你的膝盖承重增加20-80kg。

·规律锻炼

肌肉力量好,关节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最好的方式是平地行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太极拳和八段锦运动也可适度进行。运动前热身10分钟,每天可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每周至少5次,运动时,可佩带护膝,穿软和有弹性的运动鞋。老年朋友,可进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现在流行的跳广场舞应避免,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可量力而行。

·适时补钙

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的时,关节更加容易磨损。

·适时偷懒

也就是省着点用膝盖,避免老来遭罪,平常生活中,避免过多负重,累了就休息,肌肉疲劳时,关节收到伤害的风险成倍增加。

·重视膝关节发出的疼痛信号

锻炼的时候疼痛就是需要休息、停止运动的信号,千万不要大意。在早期关节可能仅有酸痛不适,其实表明它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可能是运动过度,也可能是缺乏运动的原因。

·重视损伤后的规范治疗

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后,积极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免落下病根。

膝关节这台重要机器的养护,从年轻时候就该重视起来!从天凉了多穿一条秋裤、运动有节、控制体重做起,避免老来受罪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wh/146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