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类风湿因子检查呈阳性,我是不是患上类风湿关节炎了?
A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代表患上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只是临床上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标准之一,要真正确诊类风湿关节炎,还要结合影像、关节液检测等多种方式。再者,类风湿关节炎和类风湿因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什么是类风湿因子阳性?
类风湿因子可分为IgM、IgA、IgG、IgD、IgE五型,是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针对IgGFC片段上抗原表位的一类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其中的一种。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多伴有关节外表现,如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但并不能因此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阳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对等的原因
1、类风湿因子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并不特异,还可以见于许多其他疾病,尤其是许多长期慢性刺激免疫系统的疾病,比如乙肝、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或患有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硬皮病的人,其血清中偶尔也会检测到RF。
2、正常人也有约5%类风湿因子阳性,老年人的阳性率更高,可达10%左右。
3、严格来说类风湿因子不应该只报告阳性或者阴性,而应该报告滴度,实验室应当有自己的阳性判断标准。
4、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诊断标准共7项,符合4项才能诊断。而类风湿因子只是其中的一项,因此不能单凭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5、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一定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6、目前认为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最特异的抗体是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此抗体在初诊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阳性率为60~70%,特异性高达90~98%。
一般认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就可以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观念是很片面的。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上,类风湿因子阳性只有参考价值,而无特异性诊断价值。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较为复杂,要想准确判断病型,需要去医院采用专业仪器检查,并接受科学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何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
症状与指标兼顾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美国风湿病学会更新于年的分类标准,当各项指标评分之和≥6分,可诊断RA。
该诊断标准包括:
1.关节受累肿痛
大关节:肩/肘/髋/膝/踝。
小关节:腕/掌指/近端指间/跖趾。
2.血清学
3.化验急性时相反应物
4.病程
考察新标准,我们可以注意到:
必须要有病程6周以上的滑膜炎,可以是临床观察到关节肿胀,也可以是超声或MRI看到关节滑膜炎。
小关节数量越多,得分越多。RA关节炎的特征是小关节炎,越多小关节炎越可能是RA。
当有RF或抗CCP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而CRP/ESR增高,提示炎症性疾病。
为了不被小创伤、关节磨损、甚至痛风等误诊,一般还要排除第一掌指关节、第一跖趾关节。
如果具备上述条件,RA的诊断是准确的。
关节症状加特异性抗体,是诊断RA的最佳证据。
特殊条件-典型症状
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症状典型的RA患者,甚至肿大变形、功能丧失,但RF检查一直正常,原因可能是这类患者存在其他的自身抗体,而我们没有检查出来。
另外一点,打分。
例如一个病人关节肿痛达9个月,有11个小关节肿痛,血沉增高85mm/h。由于此病人病程超过6周,打分加起来是7分,不需要指标,就可以诊断为RA。
对于症状典型、持续6周以上的疑似RA,我们还应考虑超声检查,以帮助早期诊断。
不可忽视-特异性指标
虽然目前在RA诊断中,关节症状的重要性大于指标,但也不能忽视指标的作用。
在出现症状前,RA患者RF的比率是20%-60%,抗CCP抗体的比率是30%-60%,提示RF/抗CCP抗体可先于RA临床症状存在。
如果患者检测出RF/抗CCP抗体阳性,即使目前关节肿痛还不典型,仍需要在风湿科密切随访。
若RF/抗CCP抗体轻度升高,多建议定期复查。若无明显上涨,初步不考虑RA;若升高数十倍以上,且持续性上涨,则怀疑RA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年PortoLS等发表于RevBrasReumatol的研究没有发现抗CCP抗体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抗CCP抗体虽然可作为RA早期诊断的指标(尤其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但不能作为判断RA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不局限于上述两种,抗氨甲酰化蛋白抗体(抗CarP)、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抗MCV)等其他免疫学指标,也在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年,MarijeK等对几种抗体组合进行随机效应荟萃分析发现,联合检测ACPA、RF、抗CarP抗体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98-%),提示ACPA、RF和抗CarP抗体的三重阳性,为识别拥有RA发病风险的个体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年,医院余晓萍等通过回顾分析RA患者的血清学自身抗体与临床表现,发现抗MCV抗体在RA诊断敏感性高于RF和CCP,与关节软骨侵蚀、关节外器官受累成正相关,提示对于RF和/或CCP阴性的患者,MCV起到重要的补充诊断价值。
总结而言,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需症状与指标兼顾。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超声诊断?
诊断类风湿关节炎,除了上述的检查,现今还有更多高效的检查方式,有助于患者与医生在发病早期就能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判断。
其中,X线,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规检查手段,但是X线软组织分辨率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敏感性比较差。
而利用肌骨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评估更具优势,既能保证评估过程的安全性和无创性,又能降低患者的诊疗成本。肌骨超声评分与患者自身抗体在指尖存在正相关关系,能够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什么是肌骨超声?
肌骨超声是指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的超声诊断技术,目前,肌骨超声已成为与X线、CT和MRI并列的肌肉骨骼系统主要临床影像诊断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骨关节外科、风湿科、康复科、疼痛科、神经外科等专业领域。肌骨超声可以诊断的疾病非常广泛,比较常见的有软组织肿物、肌肉拉伤、肌腱断裂、韧带扭伤及断裂、肩袖损伤、骨折、腱鞘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腘窝囊肿等。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滑膜的增生、滑膜炎症、骨质侵蚀、关节积液是患者常常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yy/1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