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

鹿筋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功效:补肾阳、壮筋骨。主治:治劳损过度、风湿关节痛、子宫寒冷、阳痿、遗精。鉴定:干燥的鹿筋,细长条状,金黄或棕黄色,有光泽而透明。长45~65厘米左右,粗约1.5~2厘米。上端带肉质,下部有半圆形黑色蹄甲之个,亦有带4个小块蹄骨者;蹄甲处略带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质坚韧,气微腥。以身干、条长、粗大、金黄色有光泽者为佳。

原形态

梅花鹿,体长约1.5m左右,体重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梅花鹿冬毛检疫站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着,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

性状

干燥的鹿筋,细长条状,金黄或棕黄色,有光泽而透明。长45~65厘米左右,粗约1.5~2厘米。上端带肉质,下部有半圆形黑色蹄甲2个,亦有带4个小块蹄骨者;蹄甲处略带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质坚韧,气微腥。以身干、条长、粗大、金黄色有光泽者为佳性状鉴别,梅花鹿筋,本品呈细长条状,长25-43cm。粗0.8-1.2cm。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半透明。悬蹄小,蹄甲黑色,光滑,呈稍狭长的半圆形,蹄垫灰黑色,角质化。蹄毛棕黄色或淡棕色,细而柔软。籽骨4块,关节面光滑,2、3籽骨似舌状,稍大,长1.2-1.4cm,宽0.5-0.7cm,1、4籽骨关节面均有1条棱脊,一侧斜面呈长条形,长0.9-1.1cm,宽0.4-0.6cm。质坚韧,难折断,气微腥,味淡。

功效主治

主治:颈椎病痹证型,手指麻木酸痛者。友情提示:拍品为梅花鹿鹿筋 鹿筋是鹿四肢的伸肌腱、屈肌腱和背最长肌的肌膜。因鹿筋内含有睾丸酮、雌二醇等性激素,以及脯氨酸、甘氨酸等多种氨基酸、钠、铁、锰、锌等多种无机元素,故鹿筋有如下功能:补劳损、续绝伤、壮筋骨

鹿筋能强筋壮骨、养血通络、生精益髓,主治劳损,续绝伤,大壮筋骨,补阳气;对久患风湿、关节痛,腰脊疼痛,筋骨疲乏或软弱无力,步履艰难,手足无力,手脚抽筋,跌打劳损、筋骨酸痛等疗效显著。鹿筋含丰富的胶原蛋白,且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鹿筋的含血量,故加强了鹿筋养血的作用。

①《唐本草》:主劳损续绝。

②《本经逢原》:大壮筋骨,食之令人不畏寒冷。

③《本草求真》:补阳。

④《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关节痛,手足无力及脚转筋。

性味归经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微咸,无毒。”

《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蔚蓝阁)通过大鼠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鹿筋胶原的抗炎作用;通过观察小鼠对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研究鹿筋胶原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鹿筋胶原能有效地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减轻棉球肉芽肿产生的炎症反应;提高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鹿筋胶原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鹿筋的微量元素含量表(微克/克)

元素

梅花鹿筋

马鹿筋

生品

炮制品

生品

炮制品

93

.70

.83

.36

.23

.34

.78

.59

.56

4.18

9.29

5.43

3.38

.08

82.60

.28

.58

26.84

27.87

19.92

18.15

14.62

10.68

15.66

10.05

7.28

3.60

10.14

12.38

1.59

3.57

2.41

2.18

9.37

4.03

22.83

15.83

4.36

7.04

7.62

6.12

2.37

20.37

6.98

3.35

3.29

5.46

5.52

0.53

0.82

0.80

4.26

1.06

2.37

0.99

0.68

0.40

0.54

0.84

0.58

0.01

0.01

0.01

0.01

用法用量

松茸烩鹿筋(北京蔚蓝阁)原料:鹿筋克松茸克菜心克浓汤克黄灯笼辣椒10克酸菜20克野山椒10克姜片、葱段、香菜根、芹菜秆、精盐、味精、鸡粉、白糖、料酒、湿生粉、色拉油各适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2~4两。

鹿筋壮骨酒原方

鹿筋壮骨酒原方

鹿筋30g、鹿骨g、当归50g、木瓜40g、党参75g、玉竹g、黄芪75g、重楼g、虎杖96g、桂枝75g、续断g、肉桂50g、红花g、枸杞子75g、秦艽50g、制川乌40g、制草乌40g。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

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按规定量服用,孕妇及高血压患者忌服。

《部颁标准》中药第4册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辛、甘、微苦。

凤足炖鹿筋

1.主料:干鹿筋克,肥鸡脚克,火腿片25克,蘑菇片50克。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片、鸡汤。

1.鹿筋先用冷水洗净捞起,盛入瓦钵内,加入沸水浸泡至水冷后,再换沸水。反复换沸水多次,待鹿筋胀发后才能使用(约2天)。然后把鹿筋修净,切成手指条,下锅加姜、葱、料酒、清水,将鹿筋煨透后取出,放入炖盅内。

2.鸡脚用水烫透,脱去黄皮衣,斩去爪尖,拆去大骨,下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放炖盅内,面上放火腿片、蘑菇,加入鸡汤、料酒、姜、葱,上笼蒸至鹿筋熟烂,滗出原汁加入味精、精盐搅匀倒入盅内,再上笼蒸约半小时取出即成。

此菜以名贵的滋补健身、强筋骨、法风湿的鹿筋与补气血、强筋骨的鸡爪为主料,配以补气益胃的蘑菇。其功在补气养血、滋阴填精、强筋骨、壮腰膝,常可作为精血不足、食少赢瘦、病后体虚、产后血虚以及腰膝酸痛、伸屈不利,或风湿关节痹痛,或肾精亏虚等病患者的辅助食疗菜肴使用。

红烧鹿筋

1.主料:油发鹿筋克,香菇10克,冬笋10克。

2.调料:盐3克,酱油15克,葱段5克,姜片5克,白糖3克,料酒10克,蚝油5克,水淀粉10克,色拉油适量。

1、将油发鹿筋洗净,切长条,入开水锅内氽透,捞出控净收入;

2、香菇、冬笋斜片成0.3厘米的厚片。

3、锅置火上,留底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煸香,烹入料酒,放入鹿筋条适量水,焖至汁浓,再加入香菇片、冬笋片、盐、酱油、白糖、蚝油烧3分钟,拣去葱段、姜片,勾茨装盘即可。

如有需要或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yy/10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