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任何东西:如果有人告诉你它可以治疗百病的,请保持怀疑!

任何药物:如果有人告诉你它是人人都适用的,请保持怀疑!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小关节滑膜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吸收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关节局部表现为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多侵犯小关节,如手、足及腕关节等,常为对称性,呈慢性经过,可有暂时性缓解。在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4-0.5%,女性多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50岁最多。本病多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致残率较高!

诊断依据

1.晨僵至少一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

3.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

5.手部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放射学改变。

6.皮下有类风湿结节。

7.类风湿因数阳性(滴定度1:32)。

具备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局部的病理改变:

类风湿性关节为病变的组织变化虽可因部位而略有变异,但基本变化相同。其特点有:

①弥漫或局限性组织中的淋巴或浆细胞浸润,甚至淋巴滤泡形成。

②血管炎,伴随内膜增生管腔狭小、阻塞,或管壁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③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

  关节的变化为滑膜炎,滑膜充血、水肿及大量单核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有时有淋巴滤泡形成,常有小区浅表性滑膜细胞坏死而形成的糜烂,并覆有纤维素样沉积物。后者由含有少量γ球蛋白的补体复合物组成,关节腔内有包含中性粒细胞的渗出物积聚。滑膜炎的进一步变化是血管翳形成,其中除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使没膜绒毛变粗大外,并有淋巴滤泡形成,浆细胞和粒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炎,滑膜细胞也随之增生。在这种增生滑膜细胞,或淋巴、浆细胞中含有可用荧光素结合的抗原来检测出类风湿因子、γ球蛋白或抗原抗体原合物。

血管翳可以自关节软骨边缘处的滑膜逐渐向软骨面伸延,被覆于关节软骨面上,一方面阻断软骨和滑液的接触,影响其营养。另外也由于血管翳中释放某些水解酶对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中的胶原基质的侵蚀作用,使关节腔破坏,上下关节面融合,发生纤维化性强硬、错位,甚至骨化、关节融合,功能完全丧失,相近的骨组织也产生废用性的稀疏。

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彩超图

预防及锻炼方法:

1.常做关节拉伸运动

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每天若能做一些拉伸关节的运动,可明显减少发生关节疼痛的次数。做拉伸关节运动时,应从上至下逐步拉伸全身所有关节,拉伸的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早晨可以先冲个热水浴(缓解关节僵硬),然后再做拉伸运动,比如做一些捏拳、分并手指等动作。

2.保护关节注重小事

避免指关节受力,关键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比如,尽量不用水杯的把,应该用双手的掌面合力端起水杯。不要让手指用力扳按衣夹、指甲钳、喷壶按纽等,不要用一两根手指拉拽抽屉,不要长时间地写字、织毛衣或找字。起床时,不要用双手握拳撑起身体,而要用双手的手掌支撑身体,缓缓坐起。用刀切割较硬的东西时,要用手掌握住刀柄使劲下压,而不要用手指按压刀背等等。

3.锻炼时常换体位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每周应坚持锻炼三次,每次锻炼30分钟适合的锻炼项目,包括骑自行车、游泳、举轻的哑铃等。刚开始锻炼时,可做一些短时间、低强度的运动,然后逐步增加锻炼的时间和强度。锻炼的过程中应不断更换体位,避免一个关节长时间受力,如果感觉患处疼痛应立即停止锻炼。

我们致力于

为腰椎间盘突出、高尿酸痛风、风湿

骨痛、颈椎肩周关节痛、肠毒沉积、

子宫寒冷、亚健康等症状者提供

食品级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侯老师联系方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yy/10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