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展历史: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年提出的概念。年发现类风湿因子,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正式采用该病名;确定不光是关节改变,主要为侵犯结缔组织的全身性疾病,并提出了RA发病机制是自身变态反应理论.
定义: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多发生于40~60岁,发病率女性为男性的2~3倍)
远离疼痛
临床表现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临床表现:
关节表现:
1.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它是关节炎症的一种非特异表现,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2.关节受累的表现:
疼痛与压痛:对称性持续性疼痛,近段掌指关节最容易受累.
关节肿胀滑膜的炎症和关节积液.
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关节强直,尺侧偏斜.
出现多关节受累、关节畸形、正中神经/胫后神经受压引起的腕管∕跗管综合征。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是系统性的,可以侵犯人体的任何一个系统。人体共有八大系统,包括: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1.类风湿结节
2.类风湿血管炎
3.肺间质病变\肺细小结节.
4.神经系统病变
5.消化系统:
6.泌尿系统:肾功能损害
辅助检查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2)自身抗体RA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是RA有别于其他炎性关节炎,如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标志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自身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此外,还包括抗RA33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抗P68抗体等。(3)遗传标记HLA-DR4及HLA-DR1亚型。
2.影像学检查:
(1)X线片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X线分期:①Ⅰ期正常或骨质疏松;②Ⅱ期骨质疏松,有轻度关节面下骨质侵袭或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③Ⅲ期关节面下明显的骨质侵袭和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半脱位畸形;④Ⅳ期上述改变合并有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胸部X线片可见肺间质病变、胸腔积液等。(2)CT检查胸部CT可进一步提示肺部病变,尤其高分辨CT对肺间质病变更敏感。(3)MRI检查手关节及腕关节的MRI检查可提示早期的滑膜炎病变,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破坏很有帮助。(4)超声关节超声是简易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滑膜炎、关节积液以及关节破坏有鉴别意义。研究认为其与MRI有较好的一致性。
3.特殊检查
(1)关节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的关节,关节液的检查包括:关节液培养、类风湿因子检测、抗CCP抗体检测、抗核抗体等,并做偏振光检测鉴别痛风的尿酸盐结晶。(2)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对R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单关节难治性的RA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如下≥4条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可以确诊RA。1.晨僵至少1小时(≥6周)。2.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受累(≥6周)。3.手关节(腕、MCP或PIP关节)受累(≥6周)。3.对称性关节炎(≥6周)。4.有类风湿皮下结节。5.X线片改变。6.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药物治疗:
1)关节炎的对症治疗以非甾类抗炎药(NSAIDs)为首选
2)糖皮质激素对反应性关节炎的滑膜炎有效,可以短期口服,单关节炎肿胀可选择长效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
3)抗风湿治疗
对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反应性关节炎,以及病情反复者,可使用抗风湿治疗。
抗风湿药物中,最常用的是柳氮磺胺吡啶,对外周和中轴关节炎患者都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那些源自肠道感染的患者,一般用药3~6个月后病情明显改善,平均治疗时间需12个月左右。硫唑嘌呤对于具有活动性和破坏性的外周关节炎患者效果较好。氨甲喋呤可用于皮肤粘膜受侵的慢性反应性关节炎患者。
4)生物制剂和抗生素:
生物制剂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有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种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单抗)也称TNF-α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证明对甲氨蝶呤等治疗无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强调早期应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静点,3mg/kg,分别于0,2,6周注射一次,以后每8周静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需与MTX联合应用,抑制抗抗体的产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AS疗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国内有恩利及益塞普两种商品剂型。③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是针对TNF-的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推荐的治疗剂量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单抗),IL-6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中重度RA,对TNF-α拮抗剂反应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荐的用法是4~10mg/kg,静脉输注,每4周给药1次。⑤抗CD20单抗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Rituximab也可与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用药。
外科治疗: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外科治疗的范围从腕管综合征的松解术、肌腱撕裂后修补术至滑膜切除及关节置换术。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yy/1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