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第31届新民健康大讲堂
主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体育局、新民晚报社
承办:上海交通大医院南院、市健康教育所、上海东方宣教中心、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聊聊那些和“关节”有关的误区
12月12日上午,第31届新民健康大讲堂走进上海交通大医院南院,和现场观众分享那些和“骨关节”有关的知识。
“其实,寒冷并非导致关节炎的原因。”王伟力教授的话一开场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他说,骨关节炎实际上是关节软骨老化与磨损造成的,之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关节炎是冻出来的,这与患者遇冷感到疼痛加重有关。寒冷的天气下,由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会引起骨性关节炎的复发和加剧关节疼痛,但没有证据表明寒冷是导致骨关节炎直接原因。叶霜教授也说,一些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关节组织导致的,与天气寒冷也没有关系。
“这么说,冬天不穿秋裤导致关节炎,也是一个误区?”观众陈小姐发问。”专家解释称,即使穿了秋裤,也不能完全预防关节炎,但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不穿,这与个人体质有关。那些受冷之后感到关节疼痛的人,可能已经中招了。”
“既然关节炎是一种老年病,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得呢?”观众小王很困惑。专家称,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是软骨退行性变;但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出现在30至50岁的青壮年身上,是一种全身性的免疫系统疾病,病在滑膜。“要明确病症之后才可以用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病的药物对骨关节病患者来说,并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相反可能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讲座结束时,观众李女士感慨地说,“很多人向中老年人推销各种药物、仪器,声称可以治愈关节炎,现在我搞清楚了这些疾病的发病原理,再也不信这些‘特效药’了!”
骨关节炎
“重女轻男、偏爱胖子”
■医院南院骨科王伟力教授在中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关节炎发病率为50%;而7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达80%。王伟力教授指出,骨关节炎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胖子比瘦子发病率高。最要命的是,关节软骨结构特殊,一旦损伤就不能自行修复。现代人缺乏运动、超负荷使用、创伤等,使关节损坏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要想预防骨关节炎,要爱护自己的关节。
王教授说,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占大多数,一般与年龄增加、肥胖、过度劳损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从性别上看,女性发病数多于男性,这与体型、生活习惯有较大关系。女性50岁之后大多进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关节软骨代谢减弱,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部分女性年纪大了体重明显增加,给关节带来负担。
“女性尽量不要做太多下蹲动作,上厕所最好使用坐便器,避免‘蹲坑’;平时久坐后不要一下子站起来,可以先活动一下关节。”王教授还提醒,女性拎包、塑料袋姿势也要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拎”,而应该改用手臂“挎”,这是由于手指拎重物时整条手臂都处于紧张状态,对指关节不利。
现在,骨关节炎有年轻化趋势,主要原因是肥胖和不当运动。“膝关节要承担人体大半的重量,因此过于肥胖本身就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王教授说,肥胖患者在运动中膝关节磨损较重,建议选择膝盖负担较小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散步等,避免蹲、跳、跑、攀等动作。
如何延缓骨性关节炎发生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骨关节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市民可通过以下措施,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①避免肥胖,防止加重关节的负担。
②注意走路和劳动姿势,不要扭曲身体走路和劳动;避免长时间下蹲,工作时下蹲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防止关节长时间固定一种位置。
③避免穿高跟鞋,要穿厚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关节所受冲击力,减少关节软骨磨损。
④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待关节充分活动开防止过度牵拉关节。
⑤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使关节血液循环不良,加重疼痛,应注意肢体保暖。
⑥骨性关节炎患者尽量减少上下楼梯、登山、久站和提重物,避免关节负重过大。
⑦饮食方面,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骼更好地进行钙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类风关”
不能根治但可控制
■医院南院风湿免疫科叶霜教授关节肿痛、晨僵,这些症状刚出现时往往被忽视,直到手指变形才知道这是患了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叶霜教授指出,全国患“类风关”的病人数估测超过万人。这种病的治疗误区多,是源于对其认识不足。
■关节痛并非都是“类风关”
“类风关”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受累为特征的、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30-50岁为发病高峰期,女性是男性的3倍。
“在我国两个主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是类风关和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疾病都有关节肿痛的症状,而‘类风关’只是其中一种,因此在进行治疗前,要进行科学诊断。”叶教授说,实验室检查通常能发现炎性标志物如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伴有轻至中度的贫血,多数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或更特异的自身抗体如抗CCP抗体。影像学的表现对于病情诊断、疾病分期及治疗应答也至关重要。X线平片、核磁共振及关节超声等手段的出现有助于甄别出疾病的早晚期程度。
■不能根治但可控制
叶教授指出,“类风关”是一种致残性疾病,未经治疗的患者两年即可出现不可逆转的关节破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主要的治疗目的是减轻关节肿痛和关节外的症状,控制关节炎的发展。
“类风关”不仅影响关节,还会导致肺部、皮肤出现病变,血液系统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必须接受长期治疗。“尽管无法根治,也没有有效的预防办法,但病情还是可以控制的。”叶教授指出,寒冷刺激可能加重临床症状,适当的保暖、合理的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减轻症状、改善功能。此外,吸烟作为明确的危险因素应当戒除。
多学科诊疗模式治风湿骨病
关节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应该看哪个科室?只有确诊才能对症下药。随着“类风关”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仁济南院以疾病为纽带,联合风湿免疫科、骨科开设风湿骨病整合门诊,做到“一次挂号,一次就诊,一种疾病,多科室多专家商讨决定诊疗方案”,避免了患者多学科挂号、多诊室奔波、多次重复检查的局面。
仁济南院年开始逐步建立和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目前涉及到7大类疾病。其中,风湿免疫科MDT平台重点定位于关节炎的规范化诊治、结缔组织病脏器损伤/纤维化诊治和难治性风湿病生物靶向治疗。MDT专科门诊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疑难性关节炎的诊治,风湿专科关节超声的引入更有助于关节炎的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应答的随访。
长按图片可识别图中北京青少年知名白癜风医院北京关于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