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功效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风湿性关节炎广义上应该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
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
艾灸方法:
1、艾条灸:艾条即为包装成柱状的艾绒。将艾条一头点燃,手如持笔状握艾条,以燃头对准穴位或病位施灸,距离以有温热感为度,此为“温和灸”在施术部位上方作环转运动,称“回旋灸”像鸟雀啄食般上下施灸,称“雀啄灸”。
2、艾炷灸:把艾条包装去掉,将其中的艾绒捏成莲子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施治。使用时常在艾炷下垫以盐、姜片、蒜泥等作介质。一般病症每次施灸3~5壮。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俯卧,暴露背腰部,操作者将捣烂的蒜泥适量铺于大椎穴(蒜泥饼直径2~3厘米,厚度1厘米),再沿脊柱依次向下每隔1.5厘米置一同样的蒜泥饼,直至股沟处。然后在每一蒜泥饼上放一壮艾炷(制法同上),同时点燃,燃尽易炷,如此每次灸2~3壮,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对于上肢疼痛,活动受限较明显者,可加艾条灸曲池穴(曲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外关穴(掌背横纹上2寸)、合谷穴对于下肢症状较重者,可加艾条灸于阴市(髌骨外上缘2寸)、风市(直立垂手,中指间触腿之处)。
艾灸取穴: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取穴:阿是穴、阳陵泉穴。风寒湿型加大椎穴;风湿热型加阴陵泉穴;气血两虚型加脾俞穴、胃俞穴;脾肾阳虚型加脾俞穴、肾俞穴;肝肾阴虚型加太溪穴;痰瘀交阻型加膈俞穴、丰隆穴。
注意事项:
1.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因受凉而加重病情。
2.使用隔蒜灸时应注意灸治时间,以免刺激量过大而引起皮肤发泡。但发泡也无须惊慌,适当的发泡疗效更好。小泡无须处理,待其自然吸收即可,大泡可将其刺破,外涂龙胆紫。
3.对于病情较重者,不可拘于艾灸一法,应配合药物等治疗手段,方可收到良效
感觉文章不错,分享给朋友们看看吧!
长按上方北京中科曝光北京中科曝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yy/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