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为中医望诊的重中之重,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三大舌质表明身体可能有问题:
一、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即为裂纹舌。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摄入热性食物。多吃些滋阴降火的食物。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这类舌质多为贫血或者大病、手术后患者,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但是切记要循序渐进的补血。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多为脾虚湿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用山药、薏米等补脾健胃祛湿的食物。
二、齿痕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1)舌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内盛。这类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食物,尽量避免过于潮湿的环境。
(2)舌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党参、茯苓泡水冲服。
(3)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这类患者属于比较病情比较严重,医院就医。
三、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即为胖大舌。
(1)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为脾虚。
建议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苡仁等。
(2)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多为肾虚水泛。
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冬瓜等食物。
这些舌苔要注意:
一、白糙苔、白苔燥裂舌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
二、黄腻苔舌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称为黄腻苔。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
三、灰苔舌苔色灰中带黑,称“舌苔灰黑”。
灰苔干燥,主阳明腑实,阴液已伤。
四、黑苔舌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
黑苔主病:主里、热极,寒盛。常出现于疾病严重阶段。
五、焦黄苔舌苔色老黄而焦,或厚而色深黄,黄褐色,尤以中心或舌根部为甚。
焦黄苔为胃实热内结之象。
六、地图舌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
一般地图舌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多见于儿童,尤为体弱的婴幼儿。也有患者是先天性地图舌。
地图舌的患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1.保证孩子按时休息。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可以做杏仁薏仁茯苓米糊给孩子食用,既可以醒脾化湿,又能加强宝宝脾胃运化功能。
2.仔细检查牙齿、扁桃体以及颊黏膜有无感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
3.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天早晨可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1~2次,将剥脱的上皮清除干净,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每天早晨刷牙时可以花30秒看看自己的舌质和舌苔,如果有明显异常要及时调理哦!
中医治未病:9种体质的9种舌苔舌是人体反应最灵敏的一个器官,舌粘膜是体内细胞氧化代谢最活跃的场所,因此,人体各系统疾病均能在舌上最灵敏地反映出来故有“舌之改变,常伴有系统之紊乱”之说。其中,尤以舌质的变化最能反映疾病,舌色是脏腑本色的反映。因舌质色泽的变化与气血的运行及盈亏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血液流速,血液粘稠度及血管的舒缩,血液的量有关。
脾开窍于口,“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所熏蒸”,故舌苔对脾胃病理的反映是最早最及时的。以现代医学而言,舌苔的厚薄或剥脱取决于舌乳头的状况,舌乳头萎缩则舌苔剥脱,舌乳头角化的上皮细胞分化过多不脱落则舌苔变厚。不同体质都会对舌有影响。
1正常舌健康的舌头为“淡红舌,薄白苔”。有神而灵活。吐舌时,舌头大小与嘴角略有间隔;即使张口数分钟,舌头也不易干燥。舌下静脉呈现淡紫色,表示血液循环顺畅,身体状况佳。
2血虚气血虚弱;整体舌少淡白,无血色;舌苔薄;舌下脉络不明。
3阴虚舌质鲜红或为红绛舌;少苔、无苔或光剥;少津或有裂纹。
注:舌有裂纹也不一定都是阴虚所致。
4阳虚舌体胖大,淡白,或有齿
5血瘀舌边、舌尖有黑色瘀点或瘀斑,整个舌质发暗、发紫或为青紫舌;舌下静脉曲张
注: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气滞血瘀。
6气虚血瘀淡白舌或舌质暗,舌苔薄白;边尖可见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怒张
7痰湿苔厚腻、滑腻,或感觉有痰堵塞在喉咙中,常伴有胖大舌、齿痕舌。
注: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外因或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
8脾虚湿盛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苔白腻,或舌根有微黄色痰涎
注: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湿润,舌苔发白,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若伴有黄腻苔,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提示
中医有句话叫“治未病”,不要等有病再看医生,要没病的时候就注意自我诊断和保养,专家建议我们要学会每日两看。第一看就是每天早晨起来看自己的舌苔是不是正常,正常舌苔: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其实就是淡红舌、薄白苔。第二看是看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香蕉便,干燥和腹泻都说明整个消化系统有失衡的表现。
——以上知识仅限传播中医知识,不做治疗用。如果你属于某种体质,必然会有相应的症状,但不代表你有此症状就一定归类于该种体质,还要综合其他诊法来看。
...........................医院特聘北京中医专家坐诊
张银柱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
医院贵宾楼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知名专家、北京医院贵宾楼特需门诊长期坐诊,对南北不同医学流派如岭南医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治病主张辨证施治,因时因地因人治病。
传统中医的践行者,年,师从金匮名家王雪华教授,从事经方对风湿免疫病治疗的研究,年,师从伤寒名家熊曼琪教授,从事经方对糖尿病治疗的研究,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与《内经》相关的教学及临床、科研工作,现为“国医大师王玉川教授传承工作室”骨干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学科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优秀教学团队成员,长期从事经典与临床的结合工作。
擅长主治:用虫类药治疗疑难病症。对各种皮肤病(荨麻疹、银屑病、痤疮、红斑狼疮、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结节病肝硬化、脂肪肝、乙肝、慢性咽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有独特的疗效。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8:00-下午3:00
马雷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红墙国医”王连清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人
马雷,出生于中医世家,是新中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王连清女儿,是王老的嫡传弟子及学术传承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行医四十余年,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道教协会道医。著书《红墙保健医》、《健康是金》、《没病的女人才美丽》等,人民日报周刋健康专栏特约医学顾问。首创中国最大女性养巢健康管理公司——任马雷养巢健康管理服务公司首席专家。
擅长治疗: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各种疼症、脑中风后遗症等。
坐诊时间:每周三上午8:00-下午3:00
杨兰双
中国中医研究院知名专家
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再传弟子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任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再传弟子,从医40余年,对前列腺疾病,在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理疗的方式,减轻患者排尿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在学术上,他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气血为人身的物质基础,实属重要,因此,推崇了“以阴阳为总纲,表、里、虚、实、寒、热、气、血为八钢”的理论,这是对八纲辩证法的又一发展,在治疗外感温热病上,他提出凡内有蕴热,便易招致外邪,表证不可只知发汗,还应注意“清里热”,在“解”与“清”二字上仔细推敲,延续了“七解三清”、“五解五清”、“三解七清”等法,使用得当,便效果极佳。
擅长治疗:
失眠抑郁症,妇科病,皮肤病,肿瘤保守治疗及术后恢复,脑瘫,面瘫,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鼻炎,气管炎,哮喘,前列腺炎,阳痿,脱发,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等症。
坐诊时间:每周四上午8:00-下午3:00
李建
医院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擅长用中医治疗内科、儿科疾病。
年拜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为师,获全国名老中医药工作优秀继承人年获全国首批百名科普专家、北京首批健康科普专家
钻研医术、勤于笔耕,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中医专著十余部。著作有《中医体质的饮食调养》、《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中医临床禁忌手册》专业以及科普著作。
弘扬中医,宣传中医,陆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中华医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身边》等诸多节目中。以及中央及北京广播电台、人民网的健康节目中担任嘉宾,讲授中医药科普相关知识
在社区健康大讲堂为市民普及中医科普知识。
擅长治疗:
内科:脾胃病、咳喘病、失眠、疲劳综合症、鼻炎、肾病综合症、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
儿科:过敏性鼻炎、小儿遗尿、厌食、支气管炎、肺炎、多动症、夜啼、肾病综合症等常见多发病。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8:00-下午3:00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zl/1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