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梅毒检测受检测方法、妊娠反应以及个体疾病影响,易出现“假阳性”,如不综合分析,会产生错误的结果。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梅毒的检测方法。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梅毒一般常用的检测方法是两种:病原学检测(即非特异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RPR、TRUST),血清学检测(即特异性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ELISA)。两种方法检测的标志物不同,病原学检测的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而血清学检测是检测血液或者组织液中的梅毒抗体;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感染情况,采用最合适的检测方法,就能够起到及时诊断治疗,对治疗的时机和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梅毒检测「假阳性」的原因有些患者为何会出现RPR阳性,而TPPA阴性的结果呢?这是因为梅毒的非特异性血清学筛查方法(如RPR和TRUST)所用的抗原是类脂质抗原,而不是梅毒螺旋体抗原,因此特异性差。而且它检测的是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易受多种疾病(如麻风、结核、红斑狼疮等)的影响而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据研究报道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验在没有梅毒感染史的正常人群中阳性率达0.1%,而孕妇在合并妊娠反应、肿瘤或其他妇科疾病时更易出现这种假阳性反应。1.特异性抗体假阳性①曾经感染过或接触过梅素螺旋体,但症状比较轻,未觉察到,未经治疗即痊愈;②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等;③与人体共生螺旋体可能诱导产生抗特异抗原的交叉反应抗体;④妊娠;⑤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结肠癌、淋巴肉瘤、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麻风、生殖器疱疹、海洛因成瘾等。2.非特异性抗体假阳性①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病毒性疾病,如风疹、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等;②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麻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心脏病以及海洛因吸毒成瘾者等;③其他可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孕妇很可能因为妊娠反应或是联合其他疾病,使血清中产生可能干扰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抗体,从而导致RPR反应产生假阳性。事实上RPR医院常用的梅毒筛查实验,其滴度与梅毒活动性相关,当其出现假阳性反应时,抗体的反应稀释度较低,一般很少超过1:8。因此孕妇在RPR结果出现阳性反应,而无相应的病史及临床症状时,可进行TPPA试验验证是否为真性梅毒感染。若两者均为阳性,且检测抗体滴度大于1:8,为真性梅毒感染。反之,若RPR为阳性,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则考虑出现上述假阳性反应可能性大。分析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对血清学试验选择,首选应选用TPHA、TPPA法进行过筛试验,阳性者用PST-ABS等法作确认试验。RPR、TRUST可将标本进行稀释进行半定量试验,可以作为疗效评价及判断是否再次感染试验。ELISAS应作IgG、IgM抗体检测以提高敏感度。对于阳性结果,除了要考虑目前的临床表征之外,还要结合受检者的既往病史综合分析。对于RPR检测滴度1:8的检测应该慎重,需要结合会诊等方式,降低假阳性结果的风险。尤其是在针对孕产妇的梅毒检测中,需要考虑到妊娠反应所造成的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在诊断过程中,应该结合患者病史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并且采用定量试验与确证试验的方式进行诊断,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文字:李梅编辑:汤圆审核:张越峰泰兴市妇幼保健院
健康咨询电话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