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袁医生课堂,类风湿关节炎用药,康复专栏。在前面的文章和视频中,我们讲了很多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消炎药;抗风湿药物--其中包括非生物和生物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非生物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里面有金制剂、柳氮磺吡啶等药物;生物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指新型的生物制剂,如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英夫利西单抗(类克)等。以及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等等。
药物
以前所说的这些都是以西药为主,今天重点讲一下很有我国特色的药物,中药。先给大家介绍两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
第一种:雷公藤。
雷公藤产于我国各地,是我国民间常用的驱虫药。目前有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片等。雷公藤多苷片用法用量是:每片10毫克,每日3~4次,每次1片;昆明山海棠每日3次每日2~3片;雷公藤片每日3次,每次1~2片。
药物
我国自年起应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全国各地通过几万例病人的研究、观察,一致认为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雷公藤具有抗炎、镇痛与免疫抑制作用。经过雷公藤治疗后,能使关节晨僵时间缩短、关节肿痛得到缓解、功能获得改善、握力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减慢、C反应蛋白降低、类风湿因子滴度下降或转阴、免疫球蛋白下降,不少病人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药物
雷公藤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在抗炎和止痛方面,与糖皮质激素有相似之处,但又没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严重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停药后无反跳和戒断症状,病情复发后再用仍然有效。
总之,雷公藤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很有前途的抗风湿药物。但其单一有效成分究竟是什么、物理化学性能及结构还没有弄清,能不能称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克星药物”,还有待我们去努力发掘和探索。
药物
服用雷公藤应注意些什么?一般认为,雷公藤的治疗效果和毒性作用与剂量和疗程的长短有关,剂量大、疗程长者,其疗效显著,但易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如雷公藤多苷片以每日
{!--PGC_COLUMN--}
3片为宜,应严格按照各种雷公藤制剂的常规剂量用药。需要应用大剂量者,应从常规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并注意毒性反应,如应用1~2个月后仍无效,不宜再服用;
药物
切记只可服用1种雷公藤制剂,避免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上雷公藤制剂,以免引起中毒:老年病人和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病人,伴有多器官损害者,剂量应小;对出现不良反应者,应减少剂量或采用间歇疗法,有肝、肾功能损害者应禁用。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口腔炎、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氨基转移酶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皮疹、皮肤色素沉着、指甲脱色或变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胸闷、心悸、气短、心律失常月经失调甚至闭经、抑制精子生成等。
药物
上述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均可恢复正常。但长期服药者的月经失调、闭经和精子减少较难恢复。在用药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有异常发现应及时停用。
介绍完雷公藤,接下来介绍第二种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中药:白芍总苷
白芍总苷治疗娄风湿关节炎有何疗效白芍总苷(帕夫林)是从中药白芍中提取的苷类物质,对免疫有调节作用,可使免疫功能向正常转化。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药物
简单来说,白芍总苷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使晨僵时间缩短甚至消失、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握力增加等,并能使病人的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及睡眠欠佳等全身症状好转。在用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沉降率下降、C反应蛋白降低。
与其他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相比,白芍总苷起效比非类固醇消炎药略慢,但明显快于慢作用抗风湿药。
药物
用法用量:白芍总苷(帕夫林)每粒0.3克(含芍药苷毫克),每日2~3次,每次2粒。
不良反应:该药不良反应较少见,可表现为腹泻、纳差、恶心及口腔炎,一般停药后可消失。
好,今天关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中药就介绍到这里,祝大家早日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