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滑膜炎,也就是人体的滑膜组织发生了炎症。根据炎症的不同种类分为感染性滑膜炎和无菌性滑膜炎。感染性滑膜炎往往伴有明显全身症状,诊断起来容易,通常能够被治愈。我们通常说的滑膜炎,往往指的无菌性滑膜炎,也就是没有细菌感染而出现的滑膜炎。在临床上膝关节滑膜炎更为常见,而且症状迁延不愈,治疗起来相对顽固。
滑膜炎的4个症状:
热:指的是皮肤发热。
红:指的是关节外部的皮肤颜色发红,主要是因为机械性炎症,局部血液充盈而致。
痛:最常见于膝盖内侧关节间隙以上的地方。疼痛的性质最常见为“隐痛”,强度可大可小,发作期时关节积液较多时会肿痛。疼痛的特征多数是劳累后或者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寒冷后加重,温暖后减轻。但也有特例,可能会夜间加重,甚至运动一会儿疼痛反而减轻。骨关节炎的发作期疼痛可能会持续2—3周,但某些持续时间甚至到半年以上。
肿:关节肿胀,是比较常见的症状,患者也往往因为肿胀来就诊。肿胀的原因主要是在病理的状态下,滑膜分泌关节润滑液的功能发生了紊乱。开始大量的分泌特别稀释的组织液,所以产生关节肿胀。另外,如果滑膜炎反复发作,会导致滑膜本身的增厚,最终也会导致关节肿胀。
滑膜炎的发病机制
1、年龄因素
在55-65岁的人群,85%膝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X线变化表现,53岁以前男、女膝关节滑膜炎病变程度及发病比例基本相同。54岁以后女性膝关节滑膜炎病变程度较重,病变广泛,且发病比例增加,男∶女=1∶3。
2、遗传代谢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提出滑膜炎的发病是全身性的遗传代谢异常造成的。Heberden’s结节可能是以单一的普通基因遗传,在男性是隐性,表现频率3%,女性是显性,表现频率30%,真正的遗传形式仍不明确。
3、肥胖因素
膝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体重增加使膝关节所受压力增大,胶原纤维折断增加,滑膜炎病变加重。
4、其他诱因
滑膜炎的发病还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人体激素的分泌、糖尿病、及其他药物的作用有关。
如何有效预防滑膜炎?
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达到预防滑膜炎的目的。
2、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滑膜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能及时治疗,做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滑膜炎的发生。
3、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滑膜退变的基本原因之一。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从而导致关节部位的病变,产生滑膜炎。
4、注意保暖:如果一旦感受风寒,病情就会加重或者复发。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