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FENG
什么是痛风
???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PART01
痛风的病因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中含有嘌呤物质,此外,许多食物中也含有嘌呤,体内与所吃食物中的嘌呤被分解后会产生尿酸,当体内尿酸过多时,尿酸结晶会在体内的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从而引起痛风。
PART02
痛风的类型
根据病因不同,可将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
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多为尿酸排泄障碍引起,具有一定家族易感性。
继发性痛风:主要由于肾脏疾病、药物、肿瘤化疗或放疗等导致。
PART03
痛风不同时期的症状
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急性发作期: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h左右达高峰。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发作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偶有炎症区皮肤色素沉着。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1~2年内复发,随着病情的进展,发作频率增加,发作时间延长,无症状的间隙期缩短,甚至部分患者发作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关节肿痛持续存在。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关节炎两者经常同时存在。皮下痛风石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耳廓、反复发作关节的周围以及鹰嘴、跟腱、髌骨滑囊等处,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不易愈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ART04
治疗痛风
西医治疗痛风:
长期用药,停药=病情反复。
痛风的急性发作期以快速缓解疼痛主要是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副作用较为明显,对人体肝脏和肾脏损害巨大。
痛风的缓解期自已主要是降低血尿酸,避免痛风的继续发作;一般使用非布司他、别嘌醇进行长期降酸治疗。长期使用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等危害。
中医治疗痛风:
中医辨证施治,分型治疗主要分为:
一、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二、脾虚湿阻证,健脾去湿,益气通络
三、寒湿痹阻证,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四、痰瘀痹阻证,化痰祛瘀,宣痹通络
五、脾肾亏虚证,补益气血,调补脾肾
中医的辨证施治在治疗痛风的同时,也能够调理患者身体,中医的无副作用是值得风友去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