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方先生高血压5年,听别人说老年人得了高血压,吃阿司匹林可以保护血管、预防血栓,于是坚持每天服用mg。三个月后突发胃出血,差点因此丢掉性命。
阿司匹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有百年历史,很多人都听说过。据报道,全球阿司匹林年消耗量近年来基本维持在5万吨左右,相当于每年服下亿片药片,其中不乏长期服用的人群。早在多年前人们就合成了它,多年来经久不衰,是当今世界单药使用人数最多的药品之一,全球使用的人数超五亿。阿司匹林使用人数之多,历史之久,其药效和稳定性应是有保证的,那为何会出现因服用而差点丢掉性命的案例?阿司匹林又是否能够每日服用?其益处和风险又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需要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有哪些?
说起阿司匹林,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都对其比较了解。它是三大杰出的药物发明之一,它的主要功效是镇痛解热和消炎,可以缓解一些因为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关节发热疼痛的症状。后来因为发现其有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脑血栓的出现的功效,于是便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另外还能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也被应用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疗当中。
也就是说,阿司匹林其实能够治疗的范围很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每日服用的。
一般来说,50岁之后的人群,即便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也会存在高危因素,比如抽烟、喝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甚至有一些人会有轻微动脉粥样硬化迹象,这种时候就可以通过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提前预防,每日服用能够抗血小板聚集,这样的提早防范叫做一级预防。
另一种情况是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可以通过每日服用阿司匹林,防止再次发生,也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这种防范叫做二级预防,其受益要大于一级预防,因为一级防护得受益并不肯定,二级防护则能为心脑血管建起防护罩。
4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超重肥胖等症状的人也需要长期服用。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疾病必须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这种疾病需要靠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来防止血小板聚集;一些手术过后也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
二、阿司匹林益处知多少。
阿司匹林是最早作为止痛药在临床上广泛被使用,后来发现它还可以当做血液稀释剂,通过抗凝帮助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作。近年来,阿司匹林被发现在多种疾病中有效,甚至在癌症等重大疾病上也有着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用。阿司匹林也成为很多人的“救命药”。
在镇痛解热上,阿司匹林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比如牙痛、头疼、神经痛以及月经疼痛,也可以用于感冒、流感的退热。虽然它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原因,但可以很大限度的缓解疼痛,给患者一个较为舒适的状态,能够使患者减轻疾病的痛苦。
在抗风湿上,阿司匹林是首选药物,可以配合其他药物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在治疗其他炎症,例如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是现在临床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可以通过防止血小板凝聚达到疏通、减少血栓的效果。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和已经确诊相关疾病的病人有着十分显著的功效。
根据数据报道,坚持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十年以上的人群,在减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下降的幅度在临床上更是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这说明对于需要二级防护的高危病人来说,长期服用可以对身体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防止疾病的复发。但是对于只需要一级防护的患者,服用同样时间的阿司匹林,其益处并不那么明显,甚至还有许多的副作用,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每日服用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此,哪些患者需要每日服用,哪些不需要,还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下结论。
三、小心!长期服用会有这些风险。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作为药物,多少是存在一些副作用,所以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停止服用。以下是一些风险:
1.胃肠不适风险。
阿司匹林本身就会对胃部造成一些刺激,长期服用更是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从而引起各种不适。会出现胃胀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会造成胃部溃疡。因此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胃肠道疾病,需要谨遵医嘱、谨慎用药,如遇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
2.局部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的作用,也就是防止血液凝固,可能会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循环,进而引起局部出血,出现便血、血尿、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等症状都需要停止用药。很多老年人包括方先生就是因为胃出血未及时察觉,导致后面威胁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本身就有胃肠出血等症状的患者则不能服用,否则会加重出血量。另外长期服用会造成手术期间出血或者血肿,需要做手术的人在手术期间应该及时咨询联系医生。
3.溶血性贫血风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会导致溶血或溶血性贫血。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项风险,有些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的人,长期服用就会导致其出现这项风险。
4.肾衰竭风险。
我们知道,肾是人体的一个排毒器官,人体代谢的废物和毒素都会经过肾,服用的药物也会经过肾部。对于本身心脏、肝脏、肾脏功能不全的人,可能会因长期服用而引发肾小管受损,从而引发肾炎,肾损害甚至肾衰竭,肾小管功能损伤后会出现水肿和多尿的状况,如果服用期间出现此状况需要警惕。
一般来说,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并不会造成肾脏损伤,长期大量服用才应该注意。一级防护和二级防护的剂量通常是mg,这个剂量并不算大,在这种情况下不伤肾。而用来止疼的阿司匹林,其剂量通常为0.5g一片,它的剂量远远大于mg,长期服用就会对肾部造成一定的伤害。
5.过敏风险。
在刚开始服用时,最好留意观察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过敏的情况,有部分人在服用过程中会出现过敏。发现过敏情况立即就医。阿司匹林的过敏反应包括哮喘,轻度或中度皮肤反应,皮疹、荨麻疹,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等,严重会引发休克。服用时应要按量服用,阿司匹林药物过量会头晕和耳鸣。
6.高血尿酸风险。
阿司匹林会轻度提升高血尿酸,如有痛风的人,最好不服用,或者使用其他药物代替。
7.凝血功能下降风险。
有人服用过一段时间阿司匹林之后,出现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简单来说就是出血时不容易止血。这会使患者更容易出血导致出血性疾病。
以上七条是关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风险,看起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风险多多,但是阿司匹林的利大于弊,只要我们能够在症状出现的时候警惕起来,及时就医,长期服用仍然会是益处大于风险。列出风险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当我们清楚阿司匹林的风险之后就会更警惕,同时也是保障了自己身体的健康。在服用阿司匹医院检查血小板和定期体检。一是检查身体各指标是否恢复正常,是否还需要长期服用;二是有些症状初期并不明显,或者患者本身就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导致忽略,定期检查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带来的问题,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及时发现并停用都能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四、注意!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这些!
在必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可以记住以下内容,防止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不可空腹服
服用阿司匹林时,应与食物同时服用或者用水冲服。
药物进入胃里会刺激胃粘膜,长期刺激就会引发各种胃部疾病,水和食物可以帮助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减轻胃部负担,有时也需要和一些胃药一起服用。
2.术前勿服
在手术的前一周或拔智齿之前都应停止服用。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出血不止,千万不要忽略。
3.不可饮酒
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不可饮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在肝脏一种酶的作用下能够由乙醛变成乙酸,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阿司匹林会降低这种酶的活性,阻止其变成乙酸,导致乙醇的堆积,使全身疼痛加剧,还会造成肝脏出现损伤。
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勿服
对于怀孕期间的孕妇以及哺乳期间的妇女最好不要吃,很容易对腹中胎儿以及乳汁分泌造成影响。16岁以下的儿童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5.不可盲目服
另外,虽然阿司匹林是“百年老药”,但也不能任性吃。很多人原本并不需要服用,在听说服用有益处之后,也跟着服用起来,这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不可取。其实只有对于特定人群,阿司匹林的功效才能发挥出来,比如需要二级防护的人群,他们长期服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身体健康,可以防止再次病发。
其他人服用则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得不偿失;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符合长期服用的条件,便开始服用,却不知自己身体有一些基础疾病或并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强行服用反而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还是要在跟医生确认过之后再服用。
总结:
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时,虽然有许多风险和注意事项,但是说到底还是带来的益处大于危害。它能够缓解症状,保护心脑血管,还能够防止疾病再次发生,确实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只要在服用的时候谨遵医嘱,当发现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避免对身体留下不可逆的危害。在平时也要多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魄,也能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