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适时评估处理患者的疼痛是护士的责任。遵医嘱为患者服用镇痛药是止痛的常用措施,然而,并非任何一种镇痛药都能解除人体所有部位的疼痛。根据其镇痛作用和部位,镇痛药分为中枢抑制性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抗炎镇痛药、平滑肌解痉药。
1中枢抑制性镇痛药如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与人工合成品(哌替啶、阿法罗定、芬太尼、美沙酮、喷他佐辛、二氢埃托啡等),对大脑痛觉中枢具有抑制作用,起到强大的镇痛效果,常用于外伤性剧痛(如严重创伤、烧伤、骨折等)、内脏绞痛(如心绞痛、肾绞痛、胆绞痛时与阿托品合用)、癌症剧痛、手术后疼痛等。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免药物成瘾。此外,在明确诊断前也应尽可能不用,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治。
2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去痛片(又名索米痛)、复方氨基比林(又名优散痛)、扑炎痛、安乃近、赖氨匹林等,可以抑制或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镇痛作用。这类药物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一般对钝痛效果较好,对外伤性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则无效,常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等。但副作用较大,常见胃痛、呕吐、恶心、胃出血、哮喘、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抑制血小板凝集等,故患有胃、肝、肾、血液等疾病,以及孕妇、过敏体质者不宜服用。
3非激素类抗炎镇痛药如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消炎灵、炎痛昔康、抗炎酸钠(又名甲氯芬那酸、甲氯灭酸)、双氯灭痛(又名双氯芬酸、扶他林)、消痛灵(又名奈普生)、布洛芬(又名拔怒风、芬必得)、抗炎灵、氟灭酸、保泰松等,特点是消炎作用较强,镇痛效果显著,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疼痛。其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与解热镇痛药大致相同,患有胃、肝、肾、血液等疾病的人,以及孕妇应避免使用。
4平滑肌解痉药如阿托品、消旋山莨菪碱(-2)、东莨菪碱、颠茄酊、普鲁苯辛、溴苯辛等,能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平滑肌痉挛引起的各种内脏绞痛,常用于胃肠痉挛性疼痛、肾绞痛、胆绞痛等。这类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时可出现口干、心悸、视力模糊、眩晕、排尿困难等副作用,因此,凡是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幽门梗阻等疾病的患者应禁用,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应慎用。
来源:医学之声
↓↓↓点击关键词
往期回顾
平台简介
功能说明
征稿
杂志征稿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护理核心期刊
交接班
护理观察
护理发明
科学管理
双硫仑样反应
体温计破碎
急救技能
法律常识
品管圈解析
压疮护理
服药时间
皮试液配制
职称考试
护资试题
护士注册
护理大学排名
静脉穿刺
抢救车常备药
护理操作视频
看文献技巧
护理研究路线
心电图导联
巡视病房
岗位管理
心理护理
亚洲护士风采
批判性思维
手卫生
护士节
口头医嘱
急诊暴力
疼痛评估
翻身技巧
职业倦怠
科研神器
PPT工具
绩效管理
护患沟通
护理查房
化验指标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