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肩周炎的全称是肩关节周围炎,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因患病以后,肩关节不能运动,仿佛被冻结或凝固,故称冻结肩;肩凝症。季节转换之时是肩周炎的多发期,入秋早晚温差较大,一些时髦女性,不及时更换和添加衣服,有甚者还穿着露背装。特别是晚上,气温下降,冷风吹袭,肩部着凉,易患肩周炎。肩周炎的前身是肩部肌肉损伤。患者大多是因为年轻时打球用力过猛或摔跤而使肩部肌肉留下疤痕,血管受疤痕压迫,到了一定年龄,特别是50岁左右,随着内分泌和激素变化,血管硬化,从而导致肩部曾受伤的肌肉缺血、水肿,便形成了肩周炎。由于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洗脸、梳头和穿衣等日常动作,严重地影响了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肩周炎的发病人群正朝年轻化方向发展,很多经常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引发肩周炎。 许多肩部疾病的发生,除了年龄、外伤等因素外,与平时工作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也有密切关系。
露肩睡觉:虽已入秋,但夏日的炎热尚在持续,许多人还习惯开空调,甚至开空调睡觉,这一习惯最易使肩部受凉,导致肩部疼痛。因此,在睡觉时一定要注意适当遮盖肩部。中老年人尤其更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颈肩部。另外,早晚出行时可以戴个披肩,既美观,又可以起到保护肩部的作用。
手提包过重:不少年轻女性喜欢将化妆品、钱包、文件甚至笔记本电脑统统装进随手携带的大包里。当包太过沉重时,为了保持平衡,人会不由自主地向另外一边倾斜,肩部的肌肉会一直处在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痉挛引发肩痛。
习惯背单肩包:单肩包的包带很容易下滑,为了防止下滑,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抬高肩膀以稳住包带。这种姿势会使肩背部肌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造成两肩一高一低,引起肩背酸痛。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容易使颈、肩、背的部分肌肉过度痉挛,从而诱发颈肩部酸痛,甚至肩周炎。
有统计发现,在曾发生过急性肩痛的被访者中,多数人选择自己贴药膏、用跌打酒,或者随意服用止痛药。止痛药或膏药只起到局部暂时缓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引起疼痛的源仍然不能得到适当处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引发慢性肩痛。
肩痛时,不少人习惯借助按摩来舒缓疼痛。专业的按摩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除。需要提醒的是,不恰当的手法只会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损伤。
运动疗法非常重要,但不是过度锻炼,否则可能人为造成肌肉拉伤,形成新的粘连,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适度锻炼即可。事实上,只有病情较轻的肩周炎可能无须治疗即可自行缓解,然而医生的干预一定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许多患者只要疼痛稍有缓解,就会立即停止物理康复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如果不遵循医嘱,凭感觉行事,病灶处的炎症或损伤可能只恢复了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内反复发作。
虽然多数肩关节疾病可以通过各种保守治疗或康复训练来缓解或者治愈,但仍有部分肩部疼痛的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肩周炎主要症状:1.肩部疼痛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3.怕冷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本病主要采用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1.X线检查(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2)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2.肩关节MRI检查肩关节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可以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3.其他关节镜可以发现肩肱关节囊纤维化、增厚等异常,是肩关节周围炎的检查手段之一。临床上常见的伴有肩关节周围炎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单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等。这些病症均可表现为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但是由于疾病的性质各不相同,病变的部位不尽相同,所以,有不同的伴发症可供鉴别。目前,对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是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针灸刺血、刮痧拔罐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当肩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仍然僵硬时,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针刺、雷火灸疗、推拿按摩均可治疗肩周炎,针刺、雷火灸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穴位和经络,增加局部肌肉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疼痛,使肌肉力量增强,减轻因功能锻炼而产生的不适症状,增强细胞再生、恢复肌肉韧带活力。推拿按摩主要是对肩周肌的局部松解,对肌腱的松解有一定的作用。对肩周炎的治疗,主要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减轻肌间、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配合局部理疗,促进其恢复。手医堂杨医生对治疗各种肩周炎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集各家所长,精选经典手法和针法处理各型肩周炎,在无需全麻的前提下,治疗有效率达到95%以上,只要肯忍痛配合杨医生刻苦治疗,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只要坚持10次一疗程在两周内全部遵医嘱完成治疗,没有治不好的肩周炎。治疗结束以后,回家也要坚持以下锻炼方法: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欢迎添加杨医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zqapn.com//kcyjg/1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