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天气寒冷,寒冷的冬季是关节炎的高发季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除自然的生理退化之外,潮湿、寒冷等气候环境因素,是诱发和加剧骨性关节炎进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冬季往往是关节炎的高发季节。
许多关节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常常因为怕冷而窝在家里,由于活动少,关节部位出现粘着感,稍微一动就会疼痛;寒冷的天气容易引起四肢血管收缩,血供减少,许多年轻女性在寒冷季节喜欢下身穿一条紧身薄裤,穿靴子、穿裙装,外罩一件长大衣。虽然大衣在表面看来能把膝盖遮挡住,但是寒冷的空气还是会顺着腿渗进关节处,造成腿部血管痉挛,使膝关节周围供血减少,导致关节抵抗力下降。年轻时可能因体质好,暂时不会表现出来,等到中年后关节炎甚至其它疾病就会悄悄找上门来。
中医认为,风湿病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欧亚龙称,要有效预防风湿病,首先不要受凉感冒,并且注意增强体质,不能太疲劳;另外,居住环境不能太潮湿,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在饮食上则要少吃太油腻的食物;最后就是对风湿病的危害要有正确的认识,既不要认为它是小病,就不用治疗,也不能到了“谈风湿而色变”的地步。
风湿性关节炎对老年人危害尤其大,风湿性疾病泛指以关节、肌肉、骨骼、肌腱、韧带、神经疼痛为共同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它包括余种疾病,其中常见的就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关节病)、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以,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都属于风湿病。
骨性膝关节炎
常常在秋冬交际受到风寒时复发或加重,近年来,还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大,加上平时不注意保暖,天凉了还爱穿短衣短裤,让“老寒腿”盯上年轻人。
支招:有膝关节炎病史的患者可经常热敷膝关节,多用热水泡脚。此外,要避免长时间的下蹲,减少上下台阶等膝关节负重的运动,避免关节软骨的磨损。运动宜选择对骨关节病患者有益的锻炼包括走平路、慢跑以及关节不负重的屈伸活动。
颈椎病
冬季是颈肩痛容易发生的季节,其他季节感觉不明显的颈椎病症状入冬后往往会显现或加剧。
支招:保暖是冬季预防颈椎病的第一要务,颈椎病患者晚上可用热水袋外敷颈部,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对缓解颈部肌肉痉挛非常有好处。
同时,患者每天适当给脖子拉拉筋,让脖子缓慢进行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伸颈运动,以颈部肌肉有被轻微拉紧的感觉为宜,每个位置保持6秒,每次连续做3-5组,早晚各一次,可以放松、锻炼颈部肌肉,预防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每年的秋冬季节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的季节。由于秋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腰背部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痉挛,使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支招:秋冬季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应做到保暖,避免劳累,可适当洗热水澡,或用热水烫脚。平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劳动的合理性。对于久坐的人,应多进行体育运动,比如游泳、打球,增加背腹肌肉的力量。工作时也要尽量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几分钟,这样可以使疲劳的背腹肌肉和韧带得到松弛。
肩周炎
冬季是肩周炎的高发季节,同时,肩周炎的患者在冬季也往往病情会加重。肩周炎早期会有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过度劳累而诱发。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
支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寒冷阴雨天要特别避免肩部受凉。此外,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立冬后,人体的四个部位:后背、肚子、头部和关节最需要保暖。所以这四个部位一定要注意脑暖。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议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老年人则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
入冬后的饮食可以适当厚重,食材以滋阴为主。中医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因为秋冬阳气潜藏,阴精蓄积,顺应这个趋势养阴,效果要比其他时候要好。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就如同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
水为阴气之源。因此,冬季要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以润燥。此外,还可酌情选择沙参、玉竹、百合、无花果、银耳、枸杞、甲鱼、罗汉果等养阴的食物煲汤或炖煮。
脚是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人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入冬后,气温低,气候干燥,受寒冷刺激易发生冻伤和皲裂。因此,冬季防寒保暖,应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既耗阳气,又易感冒;衣着过多过厚,则腠理开泻,阳气得不到潜藏,寒邪容易入侵。
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情志方面,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弈棋、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哪里治疗白癜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