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怡简介:
董怡,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此后近60年在医院工作。年派赴英国进修风湿病学。多年来在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的临床及与相关的基础研究成绩卓著。共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
访谈实录:
问题:我们说要早期治疗,那么协和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病人,他们的病情一般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董怡:少数是早期的,但大部分都已处在晚期,在外面治疗无效之后才转到我们这里。比如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症已经没有办法了,才转到我们这里。红斑狼疮也是这样,已经快治不好了,才转到我们这里来。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拼命宣传呢?希望病人能够在早期得到正确的治疗。不仅在我们这里,医院。
问题:治疗时机看来非常关键,那么病人如何确定何时何处就医呢?
董怡:病人无法自我判断,比如说关节疼了,他无法判断自己是类风湿关节炎还是红斑狼疮。
问题:能否给病人提一些简单的预防性指导?
董怡:风湿病是多因素的疾病,在预防方面有一顶的困难。不过,痛风性关节炎与生活习性关系密切一点,就可以预防。只要饮食上戒烟忌酒,少吃含嘌呤类高的食物(海鲜和动物内脏等),可以减少发作。需要强调一下,关节炎不仅仅指风湿性关节炎。现在老百姓的认识上有误区,一讲风湿,就是风湿性关节炎,一讲关节炎也是风湿性关节炎,这都是错误的概念。事实上,风湿性关节炎现在在我们国家已经很少了,至少在大城市里面很少。风湿性关节炎高发期是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目前因为有很多有效的抗生素,及时、早期把化脓性扁桃体炎等诱发性疾病治愈,所引起的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就减少了。
问题:你刚才提到,协和收治的风湿病患者多数是晚期,这在之前,很多例病情是不是被不合理的治疗耽误了?
董怡:对。
问题:这些不合理的治疗方式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董怡:我们不能说基层的医生对风湿病的认识完全不正确,但还是有很多误区。
问题:您能具体讲讲吗?
董怡:其中一个误区是,基层医生通常没有得到定时的继续教育,以更新知识。现在关节炎,或者是风湿病中的结蒂组织病,都有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但有时候我们也觉得这些知识很难普及到非常基层。
比如说,在类风湿关节炎里,现在非常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为这样可以明显改善关节的功能,使手脚不变成畸形。但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情况不是这样,而是采用很多“土”办法,不正规的中西药物。有的永远只用激素,有的中药里添加加了很多激素。这样虽然使得病人的症状看似缓解了,但病情还在持续发展。
比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国内也好、国外也好,都采用不同的病情缓解药,其中最有效的是甲氨蝶呤。而且现在还有很多新药,比如说国内也有的,叫来氟米特。如果这些药物能够早期应用,都是很有效的。另外还有很多生物制剂,现在国内还没有,其疗效会更好。我们所说的“疗效”不光是止疼,而且要减少骨头的破坏,减少致残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