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膝关节老化、退化是怎么回事?膝关节软骨退化怎么办?
人老腿先老,绝不是一句空话,膝关节承受全身重量,最容易受到损伤,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患上过关节炎。据医疗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关节炎患者总数估计在1亿人以上,发病率约为13%,平均每10个人就有1人患病,并且随着社会老龄化,人数还在不断攀升。
即便你是一个年轻人,也不能阻止关节“老化”与“退化”这件事,因为它一直都正在进行时……
研究发现,5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80%!!关节炎在我国发病人数超1亿以上,而且逐渐年轻化。
如何保养关节是每个人的必备课程,而首要的,就是了解膝关节病变的过程。
关节退化四阶段早期不易发现
第一阶:成长期
18岁之前是关节的成长期。
这一阶段的疼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骨骼发育带来的生长痛,二是活动量过大引起的关节损伤。
由于这时关节还没完全生长完成,因此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时候。
阶段二:黄金期
18~30岁时,关节迎来黄金期。
虽然处于“巅峰状态”的关节自我修复能力强,但这个阶段也是人最忙碌,使用关节最频繁的时期。
如果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关节提前损耗,出现剧烈疼痛。跑步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关节弯曲坐姿、上下楼梯或者走坡路时带来的疼痛;身体及大腿猛然内旋,半月板撕裂带来的痛,都可能是关节受伤的表现。
阶段三:脆弱期
到30~45岁,关节软骨产生早期轻度磨损,酸痛的频率增加,关节步入脆弱期。
比如软骨磨损,会影响关节活动,磨下来的碎屑还可能刺激关节周围结构;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也往往更容易受伤。
阶段四:退变期
假设每天走1万步,45岁以后膝关节大约要经历1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
磨损下来的碎屑在关节里越积越多,会进一步加重关节的退变。
这一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中年后关节持续退变,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病症。
关节退化后,你要怎么办?
当膝关节已出现退化,为防止不良后果,控制疾病的发展,就必须懂得“养”+“治”。
1、控制体重
肥胖人群罹患骨关节炎的风险远远高于标准体重人群。研究显示,在两腿同时站立、无屈曲时,双膝关节分别承受膝以上体重的一半,约43%的体重;在平地行走时,膝关节承载的负荷可达体重的2倍~3倍;平地快速行走时,可增加到体重的4.3倍;而上下楼时,则分别达到4.4倍和4.9倍。也就是说,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公斤的重量。
因此,通过减肥和控制体重后,膝关节的负荷就会显著降低,骨与关节的磨损就会减少,可预防骨关节炎发生,减轻、减缓已发生骨关节炎的症状。
2、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本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骼上受力不均,因此要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本病。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4、及时治疗关节损伤
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退行性病变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做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5、给骨骼补充营养肽
人从35岁骨骼便开始老化,骨质开始流失。日常生活中,及时补充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多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黑木耳、鱼虾等。或适当补充胶原蛋白肽、维生素D等安全有效营养剂,有利于强健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