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老人的朋友,想必时常会听见老人抱怨说“人老了,走不动路了”。生过大病或者刚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的人也大多脚步虚浮、轻软无力。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的腿脚是否灵便是可以与人身体的健康状态直接挂钩的。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是否还年轻、健康,可以通过观察他的腿脚是否灵便、步伐是否稳健。
大家都知道,健康长寿的人一般都身体素质较为优越,而优越的身体素质自然是要通过锻炼等一系列途径得到,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锻炼。灵便的腿脚属于锻炼所得到的良好身体素质之一。
为什么人体病态或者衰老的状况可以通过腿脚显现出来呢?
一是因为,被重大疾病折磨过或仍然还再被继续折磨的人,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体虚脚软下盘不稳,走起路来不说能让风刮倒也是让人看着就提心吊胆。
二是因为,人体的关节在每天的使用中自然就会积累磨损和破坏逐渐老化,进而出现关节软骨退变和周围骨质增生。所以有的老年人一走起路来浑身骨头都疼,哪怕不疼走路的步态也是颤颤巍巍一步一顿非常僵硬的。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老化程度愈加严重,人们关节会越来越脆弱,一年比一年更容易发炎。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中大约一半左右都会受到关节疾病困扰,其中女性患病几率还要高于男性。
缺乏钙质所导致的骨质疏松有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的风湿性关节炎,有着赫赫“骨刺”凶名的骨质增生,紧跟着骨折摔伤而来的股骨头坏死。这些对于腿脚灵便程度有影响的骨科疾病,发作时其痛苦自然不必多说。
不止如此,骨头老化变脆甚至病变以后还会造成腿部肌肉萎缩、腿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让人更加走不动路甚至根本控制不住腿脚,那种无力感比病痛折磨带来的苦楚还要更让人绝望。
痛苦的疾病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得上骨科疾病,拥有灵便的腿脚和相对年轻化相对自由活泼的晚年生活呢?答案是,练好脚上功夫很重要。不过锻炼是讲求方法的,不讲究方法的练习,不去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得出的结果单单只是不如预期那还算好的,最怕的是起反作用。下面就讲解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很多老人喜欢清晨找一块空地打太极或者傍晚到广场上去跳舞,还有的老人喜欢登高望远壮怀激烈,以为能起到锻炼的效果,能对身体有好处。但其实这些运动对老人的身体弊大于利,也就是说最好不要通过这两种方式锻炼身体。因为老年的膝关节经不住“扭”和“屈”这两种动作,扭或者屈关节会加剧关节受损程度,导致关节类疾病。
那么要怎样运动才能不起反效果?才能够锻炼到腿脚呢?
首先就要说,关节不是不能练,而是要看你怎么练。人们可以选择游泳等方式锻炼关节灵活性,这是因为水具有浮力,人的关节在水中不需要承担大部分人体的重量,自然更不容易磨损。再就是每天适量行走锻炼腿部肌群也很重要,关节状态转为良好了,还需要肌肉的发力。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肌肉时间不宜过长,一旦感受到关节疼痛加剧,运动务必立刻停止,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规律的作息和结构健康的饮食辅助下塑造优良的体态,避免因肥胖等因素增加关节压力并导致关节更易受损。如此,每个人都能拥有灵便的腿脚和健康的身体,悠闲愉悦地度过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