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培训
医院常年招生,针刀临床、解剖培训,每月两期,全国办班,综合班老学员凭结业证可免费复训.
详情
严中禾:
胡银道:
阳痿、痛经针刀松解内收肌治疗经验内收肌是月经痛的关键
宣老说:月经痛,为什么你有月经痛,但另外一个女同志没有月经痛,同是月经来为什么两个情况?不是这个女同志命该如此一定要月经痛的。它主要的问题呢,是内收肌——在耻骨上面附着处这个部位呢,有无菌性炎症病变存在,所以到月经来以前,内分泌紊乱激惹了这一个潜性的压痛点,因此引起痛。当月经一出来以后,她痛慢慢消失了,这是潜在性压痛点。
关于月经痛方面,我们现在大言不惭地讲,我们向妇产科医生表态,月经痛是我们软组织外科学范围之内的,至少95%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治疗月经痛,到现在为止,好像没有碰到失败过。你书里面去看,多少月经痛都好了,我们内收肌开刀以后她就好了。
耻骨内收肌群推拿
1、大腿根部压痛点(含闭孔外肌):也称股内收肌群耻骨支和坐骨支压痛点。
1-1、耻骨上支——耻骨结节——耻骨下支压痛点:
耻骨肌附着于耻骨上支,长收肌附着于耻骨结节下方和耻骨联合处,股簿肌和内收短肌附着于耻骨下支,内收大肌附着于耻骨下支和坐骨支及坐骨结节。
耻骨梳-耻骨肌的定位方法
照片名称:肝经
注意:
内收大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闭孔内肌和提肛肌在坐骨支上的附着处。引起大腿根部痛、腹股沟痛、下腹痛、痛经等;男女性生殖器痛(阴茎根部或阴蒂的传导痛、性功能减退或消失、性交痛、骶尾痛、会阴不适肛门痛;臀痛或并发典型或不典型“放射性坐骨神经痛”;沿大腿内侧——膝内方(常误诊为“内侧半月板损伤”)——小腿内方——内踝或前足、拇指的传导痛或麻木感;
鉴别“内侧半月板损伤”方法:
拇指尖按压内收肌结节上的内收大肌附着处,引出压痛点,再按压耻骨压痛点,膝内方的压痛消失者,为内收肌群损害向下传导痛影响,反之则不然。大腿不能伸直,但直腿抬高试验受限较轻——急性耻骨上支(耻骨肌)和耻骨结节肌(长收肌)附着处;直腿抬高试验受限较重,但髋膝能完全伸直——耻骨下支(股簿肌、内收短肌)、坐骨支和坐骨结节肌(内收大肌)附着处。两拇指尖分别先在左右耻骨上支和耻骨结节处滑动按压,再在左右耻骨下支直至接近坐骨支处滑动按压。
2、坐骨支—坐骨结节外侧面压痛点:
内收肌。引出臀下方痛、坐骨结节痛或并发不典型的“坐骨神经痛“以坐位明显。传统诊断为“腘绳肌劳损”(临床上该处损性病变罕见)。一手固定患侧大腿制动,另一手拇指尖针对坐骨支外缘和坐骨结节外侧面股内收大肌附着处(含闭孔外肌附着处)作滑动按压。
3、腹直肌和凌锥肌耻骨联合压痛点:
腹直肌和棱锥肌耻骨联合部的疼痛,向上产生下腹痛、腹部或上腹部不适、胃纳不佳等征象;向下产生女性阴蒂和尿道口疼痛或不适感,男性的阴茎根部疼痛、不适感或龟头麻(痛)感。该两处病变常与腹肌髂嵴附着处损害或大腿根部软组织损害等同时并存,决非单独发生的病种。双侧大腿根部软组织损害经久不愈,两侧向内的传导痛可汇集于耻骨联合上缘,形成继发性腹直肌和棱锥肌附着处病变,引起与原发性两肌耻骨联合上缘附着处损害一样的局限痛和一系列并发症。用拇指尖针对两侧耻骨联合和耻骨结节的上缘骨面作滑动按压。
4、耻骨下支和坐骨支的压痛点(耻骨弓压痛点):
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引起生殖器痛、女性阴道痛和性交痛手指端在大腿根部针对耻骨下支和坐骨的内侧骨面上述两肌附着处,由内向外作滑动按压。女性作阴道指间,则压痛点会更加明确。
男性练盆底肌肉有助性事
过去,人们常说凯格尔训练对提高女性性感受有诸多好处,其实,盆底肌肉强壮与否,对男性也至关重要。这一肌肉群能控制精液流动、勃起硬度及射精时的喷发力。
男性在进行凯格尔训练前,应该先明确自己的盆底肌肉在什么位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上厕所时憋尿,感觉下身正在发力的肌肉群的位置,并牢牢记住那种紧绷的感受。但是,切忌紧绷腹、臀及腿部的肌肉,这样会让凯格尔训练失去意义。
男性凯格尔训练分为四部分。第一节包括三组练习:
1.迅速收缩、放松盆底肌肉,每次持续10秒,连续做3组,每组间隔10秒。
2.继续重复一缩一放的动作,但每次持续5秒,每组间隔5秒。
3.紧缩盆底肌肉,维持30秒,做3组,每组间隔30秒。这一套练习应坚持一周,每天都练。
在第二节训练中,主要是训练盆底肌肉的灵敏性:
1.收缩盆底肌肉,坚持5秒,然后放松,一共做10组。然后,尽可能快地收放,每组10次,做3组。
2.不规则地收紧并放松,每次数10下,做3组。
3.紧收肌肉,尽可能久地坚持,以2分钟为上限。这一节训练也应坚持一周。如果觉得已经控制自如了,则可以做下一节训练。
到了第三节:
1.首先是重复收放盆底肌肉,共30组,慢慢增加到组。
2.尽可能久地收紧,做30组,每组间隔30秒。
第四节是巩固练习:
1.首先,收紧盆底肌肉,至少坚持两分钟,然后放松,组数不限,但最好是尽可能久地练习。
2.凯格尔训练不受地点、时间限制,站卧姿都可以,且动作非常简单、容易掌握。男性练习一个月后,即有明显效果。
照片名称:拉筋图
拉筋拉软并改善了大腿内侧的肝脾肾三条经这三条经的不畅也是生殖、泌尿系统病的原因,比如男人的阳痿、早泻、前列腺炎,女人的痛经、月经不调、色斑、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等,皆因此而生。所以男人要想增强性能力,女人要想治愈各种妇科病,最简便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拉筋。
附:针刀复习资料1.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是有外伤或劳损史,在单侧或双侧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有敏感的压痛点_屈躯实验阳性。
2.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体表定位为 第三腰椎横突尖。
3.棘上韧带具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4.棘上韧带损伤点大多在 棘突顶部的上下缘 。
5.棘间韧带在脊柱 突然过度扭转 时易发生损伤。
6.腰肋韧带损伤常被误诊为 腰背筋膜炎而得不到针对性治疗。
7.腰肋韧带损伤诊断要点为有劳损和外伤史, 在第五腰椎横突外侧缘髂嵴处或第十二肋下缘第一腰椎横突外侧有疼痛和压迫,拾物实验阳性 。
8.腰肋韧带损伤的体表定位有第十二肋骨内下缘压痛点,髂嵴后分压痛点和腰椎横突。
9.髂腰韧带损伤在第四,第五腰椎外侧缘和髂骨内嵴之间的髂腰角处有深在性压痛。
10.髂腰韧带损伤的部位主要是髂腰韧带的起点和止点.
11.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12.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为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和疼痛部位,疼痛性质。
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刀操作首先摸准腰三棘突顶点从腰三棘突中点旁开3厘米在此定位。
14.第三腰椎横突损伤主要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
15.棘间韧带损伤临床上易与棘上韧带损伤相混淆。
16.腰肋韧带损伤的部位主要是第五腰椎横突外侧缘髂嵴处第十二肋下缘.
17.髂腰韧带是稳定第四,五腰椎的强有力结构。
18.髂腰韧带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腰部过度屈曲和过度扭转,或侧弯引起。
19.髂腰韧带损伤慢性期一第四,五腰椎的平衡作用丧失,腰部呈僵硬状态。
20.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大量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
21.肱骨外上髁炎是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附着点处肌腱内部轻度撕裂和局部轻微出血、机化后,在自我修复过程中结疤、粘连、挤压该处的神经血管束,引起疼痛。
22.腱鞘囊肿是指关节囊或腱鞘附近某些组织的黏液变性所形成的囊肿。
23.屈指肌腱鞘包绕指浅屈肌腱和指深屈肌腱,此腱鞘同外层腱纤维鞘及内层滑液鞘组成。
24.四肢肌腱凡经过“骨-纤维隧道”处,均可发生腱鞘炎,如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拇长伸肌腱鞘炎、指总伸肌腱鞘炎、指屈肌腱腱鞘炎。
25.针刀治疗的目的就是在不切除人体组织、器官的前提下,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这种平衡包括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和骨关节的力平衡。
26.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四大病理因素为粘连,瘢痕、挛缩、堵塞
27.针刀治疗的原则:针刀为主,手法为辅,康复理疗,配合药物。
28.针刀闭合性手术要做到剥离病变部位软组织关键点的粘连,切开瘢痕,松解挛缩,疏通堵塞,调节电生理线路。
29.针刀治疗的机制为恢复动态平衡和调节力平衡,促进能量释放和能量补充,疏通体液潴留和促进体液回流,激发生物能转变成生物电流和促进局部微循环。
30.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具体可以分为两组,前组中距离正中线2厘米-处有滑车上动脉,滑车上静脉,滑车上神经。
31.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具体可以分为两组,前组中距离正中线2.5厘米-处有眶上动脉,眶上静脉,眶上神经。
32.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具体可以分为两组,后组有枕动脉,枕静脉,枕大神经行于枕区。
33.帽状腱膜挛缩的针刀治疗中,针刀刀体与进针刀处颅骨骨面垂直,刀口线与帽状腱膜纤维走行方向一致。
34.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头部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部后仰。
35.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颈丛肌支支配。
36.肩胛提肌起自上4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内侧角的上部,作用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转向内上方。
37.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减弱。
38.溃疡活动期其组织的病理改变由浅入深可以分为四层,其中第一层为急性炎性渗出物,第三层为肉芽组织。
39.消化性溃疡的腹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
40.消化性溃疡的腹痛特点有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
41.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
42.空腹时上腹部保胀和逆蠕动的胃形以及上腹部震水声是幽门梗阻的特有体征。
43.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量。
44.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都多出现于中上腹部,但胃溃疡疼痛的部位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
45.根据网眼理论可知,肩周炎的病理机制是肩关节周围广泛的粘连和瘢痕这是它的整体病理构架。
46.肩周炎轻度病人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中、重度病人需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做针刀松解。
47.肩周炎发病的关键部位主要是肱二头肌短头的附着点喙突处、肩胛下肌在小结节止点处、肱二头肌长头经过结节间沟处、小圆肌的止点,此时就需要针刀加以松解和调节,才能治愈疾病。
48.肩周炎的针刀治疗采用C字型针刀松解术。
49.肩周炎有冻结肩,凝肩之称
50.菱形肌损伤以青壮年多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过去多被统称为背痛,病程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51.大小菱形肌位于背上部斜方肌的深面、肩胛提肌的下方。
52.菱形肌损伤的针刀治疗术毕后,采用的手法治疗是阻抗扩胸手法。
53.菱形肌损伤的针刀治疗体位是俯卧位。
54.菱形肌损伤针刀治疗用甲紫溶液在大菱形肌起止点,小菱形肌起止点,肌腹部的压痛点定位,作为针刀闭合性手术进针刀点。
55.针刀手术常用体位有俯卧低头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坐位,
a)端坐颈椎牵引位,俯卧腰椎牵引位。
56.针刀的术后护理包括保持针刀口清洁,体位,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7.针刀术后常规处理包括全身情况的观察,预防针刀口感染,术后用药。
58.俯卧腰椎牵引位适用于脊柱侧弯及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病人。
59.端坐颈椎牵引位适用于需要多方位整体针刀松解的严重颈椎病患者。
60.俯卧低头位适用于头颈部疾病的针刀治疗。
61.仰卧位适用于针刀松解侧颈部软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
62.针刀手术麻醉包括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
63.针刀是一种闭合性手术,与普通手术一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64.目前常用的空间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法和化学气体熏蒸法
65.化学气体熏蒸法包括乳酸熏蒸法和福尔马林熏蒸法.
66.一只针刀只能在一个治疗点使用,以防不同部位交叉感染。
67.喙突外1/3为肱二头肌短头起点,中1/3为喙肱肌起点,内1/3为胸小肌起点,外上缘为喙肩韧带,内上缘为喙锁韧带。
68.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体表定位在肱二头肌短头起点的压痛点喙突点处定位,作为针刀闭合性手术进针刀点。
69.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针刀手术体位为端坐位。
70.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易被误诊为肩周炎。
71.菱形肌损伤,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均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72.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针刀手术体位为端坐位。
73.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发病缓慢,多为摩擦劳损所致,且迁延难愈。
74.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体表定位用甲紫溶液在肩关节肱骨结节间沟处的压痛点定位,作为针刀闭合性手术进针刀点。
75.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针刀操作,以结节间沟的压痛点为进针刀点,刀口线方向和肱二头肌长头方向平行。
76.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可在股骨内侧髁和胫骨内侧髁找到明显的压痛点。
77.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在韧带附着点处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刀法,不在附着点则用横行铲剥法刀法。
78.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体表定位是胫侧副韧带起止点。
79.根本性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需要针刀松解的部位在髌韧带和脂肪垫之间。
80.跟痛证的病变关键点有两个,需要松解跖腱膜中央部和跖腱膜内侧部为治本之策。
81.针刀治疗跟骨痛是对挛缩的跖腱膜进行松解。
82.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体表定位在髌韧带中点压痛点。
83.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时,针刀体沿刀口线垂直方向倾斜,与髌韧带平面成15°角。
84.针刀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时体表定位T3~T7胸椎棘突、棘间、肋横突关节和T3~T7的上下左右有压痛结节条索等局部病灶处。
85.针刀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调节相关电生理路线可取厥阴俞穴心俞穴和间使穴位点进行针刀治疗。
86.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需要松解的三个部位是鹅足囊和胫侧副韧带起点,胫侧副韧带止点.
87.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练习走路时应将鞋跟内侧楔形加高防止膝因外展及外旋而再伤。
88.针刀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松解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时,为避免针刀进入椎管而进刀时应将针刀体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成60°角。
89.发生晕针刀的原因主要有体质因素、精神因素、体位因素、刺激部位、环境因素.
90.晕针刀主要分为轻度晕针刀和重度晕针刀两类。
91.针刀异常情况有晕针刀断针刀出血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气胸内脏损伤
92.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
93.Ⅰ型针刀按其尺寸大小分为4种型号,针刀头长为1cm。
94.Ⅱ型针刀全长12.5cm,针刀柄长2.5cm,针刀身长为9cm。
95.注射针刀分为长型注射针刀和短型注射针刀。
96.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97.包括针刀治疗手法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护理
98.跖管综合征在针刀治疗时采用的体位是侧卧位
99.四边孔是由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颈内侧缘组成的解剖间隙。
.四边孔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臂外侧感觉障碍、三角肌功能、肩外展受限。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